雪怎么做好吃?
2014年2月25日,北京迎来立春后的第一场雪。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我泡了一壶新茶。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和不远处的故宫,突然想起宋代诗人吕本中《踏莎行·元夕》中的两句“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古人如何过元宵节?我住在古城西安,便以这里作为原型,还原一下宋朝的元宵夜。 “正月十三日傍晚,城内各街巷都张灯结彩,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出门,街上花灯如海。”这是宋朝时东京(开封)的元宵节景象,与我们今天所见的庙会、放烟花的情况相近。只是那时人们赏花灯要提前两三天去选买,因为皇宫内要摆满各色花灯,供大臣们观赏。十四日是大观灯的日子,这一天所有宫室殿阁都要点起灯来,整个朝廷亮如白昼。 大观灯之时,正是宋朝皇帝赵佶“微服私访”之日。这位酷爱书画却又缺少文采的皇帝,总喜欢悄悄走出大内,到民间游荡。他先换了便装,让太监带些钱钞,自己混在人群中逛花市,或到酒肆中饮酒,再让人掏钱买单。一次,他在花市上与一位卖花的老妪相谈甚欢,竟忘了自己的身份,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 宋朝士大夫们过得也很潇洒。苏轼有诗云:“一年明月今宵多,万里青天扫皓娥。”这位爱月成痴的词人,每逢月圆之夜总要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提着兔子灯在街头巷尾晃悠。他还有诗句写道:“香车宝马闹市中,月色婵娟今夜浓。”描述的就是元宵夜繁华热闹的市井风情。
除了逛灯市外,宋人也喜欢放烟火、猜灯谜。赵佶就曾在元宵夜晚命人制作巨型的灯球,上面悬挂五彩灯幔,点燃后飘浮在半空中,下面则燃起爆竹,“焰红冲天”,极为壮观。至于猜灯谜,据说是始于南宋时的临安(杭州)。当时风俗,凡元旦、冬至、清明、中秋等节期都有挂灯、赏灯活动;从正月十二开始,就有许多地方的民众忙着扎灯笼了,一直到十五才结束。 这时候的临安城中有牌楼数百座,街道两旁的商店都张挂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的高如房柱,有的如升斗,有的如绣球,有的如圆筒……市民们结伴而行,一边走一边猜,热闹非凡。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这种糯米做的圆形食品,有馅儿、无馅儿之分;有馅儿的咸甜分明,无馅儿的则味道单一。不过,无论有无馅儿,那团软糯香甜的味道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在宋代,正月十五这天的晚餐最为丰富,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三五碗汤圆,享受这顿团圆的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