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放白糖好吃吗?

谷英博谷英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芋艿(yu 2 ni)和芋头的区别,我们这里不讨论了,百度上有很多。简单地说,就是海里的叫芋艿,陆上的叫芋头。 我觉得题主的疑问可以拆解成两个小问题:一是芋艿放糖好不好吃;二是为什么放糖好吃。 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判断是否放糖好吃=>把芋艿煮熟剥壳后浸泡在糖水或者冰水里,看是否会变成一道诱人甜品。如果会的话,那就说明芋艿放糖好吃。反之则不能吃。 实验证明,芋艿放糖好吃。

下面进入正题,讲一讲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各种说法。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搞明白这其中的原理了! 原来,当芋头中的淀粉接触到唾液时,唾液里的淀粉酶就会开始工作啦。而淀粉酶这种玩意儿是蛋白质,遇热容易失去活性。如果用烫的水来泡芋艿,那么里面的淀粉就会被直接烫熟。然而如果温度不高不低,刚好比唾液温度高一点的时候,唾液里的淀粉酶就能够顺利工作,把淀粉分解成单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最后形成麦芽糖。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作“双糖水解”。最后形成的麦芽糖的味道甜甜的,但还不是蔗糖。

而当这些含有麦芽糖的液体进入到消化道里,又被各种各样的消化液一加工,最后就变成了葡萄糖。而体内没有任何食物来源的葡萄糖,最终就要变成血糖,进入血液,为机体提供能量。 而如果在芋艿外面裹一层糖粉,也就是在表面多覆盖了一层麦芽糖。这样在食用时,舌头接触到的首先是甜味的麦芽糖,再通过咀嚼,让唾液把糖粉融化掉,然后才开始双糖水解的过程。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双糖水解的时间,使它不至于太快。

而且,由于口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有大量的细菌,它们也可以利用糖分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当然,这个速度是很慢的。 总之,不管怎么讲,这是很科学的解释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