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分信金融怎么样?
作为一个在财富管理行业做了快三年的小白,以我的了解简单说说吧 先说结论:不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业务层面、监管政策方面以及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分信理财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问题和危机。
一.业务层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做的比较成功的业务—小额快捷消费信贷,据客户经理说这个业务的来源是京东和阿里等电商平台,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由于额度不足等原因,需要借点钱,然后商家会分期返还该笔借款。那既然这个业务是借货给个人(主要是工薪族),为什么还要收取2%-3%的中间费用呢?经过我多次打探才知道,原来这些资金是来源于银行或者小贷公司的融资,而融资本质上就是贷款,是要支付利息的,至于为什么还要收客户2%-3%的钱,因为要弥补融资成本加上一些运营成本等。
其实,这类业务本质上就是小贷公司或者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只不过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了下业务流程,并没有改变放贷的本质。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这样的项目,收益如何取决于未来借款人还款的情况,风险暴露于不良资产率上升的可能性。 而分信理财除了做小额快捷贷款之外,还陆续上线了保险理财、基金理财、股票理财等产品线,但仔细研究其产品说明书就能发现其中漏洞百出,比如:承诺了最高35%的预期收益率却对可能造成的本金损失只字不提,把保本保息挂在嘴边却从不说明具体细节,甚至将“本息安全”标注在产品画面显眼处,这种行为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私募业务,根据官网介绍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品系列:创富系列、睿赢系列和臻选系列。从模式上来看,好像挺正规的,但是从产品细节来看,问题依旧很多。比如:信息披露不及时,在“智信汇”平台上只有到期的产品才披露相应的信息;没有建立风险准备金,按照监管要求,私募基金应当提取10%的资金作为风险准备金,然而分信却没有;交易结构不明,每个产品的交易结构似乎都有差异,而没有一笔资金是用于同一交易标的。
二.监管政策方面 我们来一起看看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部门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读起来简直让人胆战心惊。
三.公司业务发展遇阻 第一家拿到牌照的资管公司 却业绩惨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从14年设立至今,一直未能开拓业务,始终停留在筹备阶段,而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单家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不能超过100亿元,因此即使现在开放注册,由于资质的问题,也无缘大的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