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斯托亚什么意思?

敬妍优敬妍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索托”在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中是指“教堂”或“礼拜堂”的意思,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于拉丁美洲的语言之中(例如西班牙语中的“santuario”、葡萄牙语中的“santuário”以及意大利语中的“santuario”);而“stoia”则是在希腊语中的原词,用来指代“圣所”或者“圣地”之类的地方,这个词也被用于拼作“stoa”书写成英文,并且进入了英语词典中。 那么为什么我要把这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放在一篇问答里呢?因为,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正名叫做“大慈法王殿”,而在西方旅游书籍中记载的名称则是“The Great Stoia of Kailas”翻译成中文就是“喀拉喀什大圣堂”——这就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于田县城内的一座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建筑于公元十世纪,后来于1895年被摧毁,在20世纪初又被重新修建。这座建筑的奇特之处在于,其整体外形像一座中国古代的建筑,然而却有一座高高的宣礼塔——这是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特点之一——屹立于其东侧。更奇妙的是,这栋建筑物在正门上方还有一块汉文题匾,上面写着“大慈法王殿”五个大字。

关于这块碑文的作者,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在清光绪年间,于田县发生了水灾,冲毁了众多的民房,唯独这座房屋安然无恙。当地人感到十分奇怪,于是请来一位姓金的文人学士前来考察。金学士来到之后,发现此房为清真寺,顿生疑窦,于是在墙上题写了一首暗讽穆斯林的诗:“伊斯兰教真可怪,无经无典无佛祖。不知造物主何在,信道应受地狱火。” 他本以为自己的这首诗能够打动穆斯林的心,却没有想到穆斯林们看完之后,都大笑起来。原来,这些淳朴的维吾尔同胞早就听说外面的汉族人不信真主,认为所有神明都是虚构的,所以金学士的那首诗根本就不值一哂。他们之所以不拆掉这栋房子,是因为他们的真主知道,这是汉人供奉土神的地方,这栋建筑理应受到保护。

娄沁媛娄沁媛优质答主

中国的斯托亚,是贺麟先生在抗战初期提出的一个说法,他在《文化与人生》一书中,比较过东西方文化,认为中国人在本质上、在文化心理上和斯托亚学派是相似的,所以中国人就应该发扬内在的斯托亚精神。斯托亚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上是一个学派,这个学派的核心观念就是,人生在世会受到很多外在事物的干扰,而这些外在于人本身的东西都是不可控的,唯一可以控制、可以把握的就是人自己的内心。斯托亚学派认为,人应该尽量不去考虑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东西,比如别人怎么评价、外界有什么状况,要时刻谨守能够由自己把握的事情,也就是人自己的态度、意愿和选择。他们主张,人要追求美德,要遵循理智、顺从天道,要摆脱外物的束缚,不要为外物所累,要永远忠诚于内心的良知。贺麟先生所讲的斯托亚精神,其实就是古中国所讲的“内圣”之道。内和外都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外就是身外之物,比如说名誉、地位、财产,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外在之物。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应该集中在内在之物的层面,也就是说,外在的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和我们自身无关,而我们内心所要把握的,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