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土和泥是什么?

房小夕房小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传统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源于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宫中的阴阳家的学说。 《尚书》中有:“水火金木土,五常之道。”这算是五行的雏形了。到了战国时期,《吕氏春秋·音律篇》提出了八音的概念: “昔葛天氏之乐,奏之为舞,有《激楚》之曲、《扬峻》之声。《激楚》之音,产乎水;《扬峻》之声,发乎木。” 这里的“水”“木”等已经算是五行了。

《淮南子·天文训》载:“天地之间,九州八极之内,有山名曰终北,冥漠无形,气无所交。有三山焉,广圆千余里,山之名日五岳。……中央高矣,然其山川地形,犹不能尽,而况阴阳变化,祸福吉凶,所从来尚眇昧而无由得。此所谓大泽也。其中大小山五百有余,不可悉数。一曰具区,二曰洞庭,三曰东海,四曰北海。” 这种大泽,被后世认为是湖泊,其实主要是沼泽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程度还很低。

秦越人(约前305年—前245年)被称为“扁鹊”,是一位著名的神医,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素问》之中。在解释人体疾病原因时,他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之气上下往来,周流不息。如环无端,至大至刚。故曰‘太阳常设,风雨化行’。

“智者之治病,如水之火,避实就虚。如风之调侯,善能宣通。是以百病咸消,庶功斯立。故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够形与神俱,病安从来’。 秦越人的“天人感应”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顺应自然,才能使生命保持和谐。

舒琛奘舒琛奘优质答主

这个,可能是在《说文》中“土”部的一个异体字吧。 这是汉字的演变结果之一(详见 @李零 老师的书) 我记得我小时候的《新华字典》里收录了它,但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后,发现现在的词典里没有把它列入了。

题主说的“水”“火”“土”“金”是现代汉字中的部首之一;而“土”和“水”这两个偏旁在古文字时期叫做“王”“大”两个字形相似。 “土”是古代文字中一个象形的字形变化而来的,“水”是一个从“水”的字形变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