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属什么生肖年?
农历1945年是乙酉鸡年,公历1945年2月7日至1946年1月28日。 农历1945年的天干地支为“乙酉”,“乙”五行属木,称“阴木”;“酉”属金(酉辰相破)又称“阴金”。五行之中,木克土,金克木。
农历一九四五年是干支历的乙酉年,这一年有两个立春,即农历正月初八和腊月二十二。 古人将每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共十七候,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每一候对应一种物候现象,并配以诗句进行描述。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春分一候玄鹂始燕、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清明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谷雨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立夏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小满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芒种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夏至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小暑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苍蝇始见于中文翻译。大暑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处暑一候鹰击长空、二候禾谷丰满、三候凉意深。白露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蜇虫咸俯、三候水始涸。寒露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花。霜降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侯蜇虫咸俯。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大雪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冬至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小寒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大寒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意味着万象更新,新岁的起点。
雨水 雨水,反映降水增多,雪渐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一到,春天正式来临了,万物苏醒,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雨也开始多了起来。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意为惊蛰天气渐渐苏醒,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惊蛰过后,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惊蛰时节,莺飞草长、欣欣向荣,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间春日短,柳外莺啼老”。
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宵中”、“日中”,取义“阴阳平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方,全球的昼夜平分,四季由此开始。在我国古代,春分是个重要的节日——春季的第3个月叫仲春,春分当在农历二月之间。此时,阳光普照大地,一派欣欣向荣。
清明 清明,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关于清明的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两大项。每逢清明到来,人们不仅要祭扫陵园,缅怀祖先,还要结伴到户外游春,俗称“踏青春游”,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关于清明的由来,与一个著名典故有关——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穷困潦倒,途中幸得楚国一位名叫介子的宦官相救,重耳才得以活命。为了感谢介子,重耳答应帮他实现三个愿望。介子希望重耳将来回国后,给予自己“清明”的称号,并将自己的墓修成祭祀场所的模样。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霸主,史称“晋文公”。他果然没有食言,实现了介子的两个愿望,将“清明”作为节日赐给百姓们放一天假,还把介子的墓地修葺一新,供人祭拜。
谷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意为播谷降雨、雨生百谷。每当这个时候,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南方暖湿气流逐渐旺盛,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谷物生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谷雨,春意盎然,百草吐翠,百花绽蕊。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立夏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达到0℃以上且稳定通过0℃;从气候学上来说,只有连续5天的日均气温高于22℃才开始算作夏季。
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小”有所指,意思是小麦等作物充满饱满、成熟的征兆,但尚未完全成熟。小满不仅代表了夏天的活力,还暗示着丰收的希望。
芒种 芒种,字面意思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节气,与农事生产紧密相关。到了芒种,夏播作物要及时下种,早稻要忙着插秧,晚稻也要抓紧育秧。
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夏至以后,中国各地气温持续走高,高温湿热的日子渐渐多起来。
小暑 小暑,顾名思义,气候开始向炎热潮湿转变。民间素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此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正式开始。小暑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正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养生保健需要特别注意。
大暑 大暑是最炎热的节气,“暑气至此盛极”。民间有“大暑三伏,晴雨相伴”的说法,此时节雷阵雨较多,要注意防潮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