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属于什么生肖?
“委”字上面是个“雨”,下面是个“邑”。古文中“雨”多写作“雩”,上面一横表示云彩,中间两竖表示雨滴从云中坠落,最下面一短横表示地面上的水坑。古代的“雨”与现在的意思不同,指的是阵雨、雷阵雨,不能长时间落下。下雨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古书中用“雨”表示的词语大多形容时间短暂(如“雨霁”“雨歇”“雨骤”等);同时由于雨是阴晴不定的,因此引申指事情“变化无常”或“难以预料”。比如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中的“雨”就是动词,意思是“遮掩”、“淹没”。
而“邑”在古代是指城镇。所以连起来的“雨邑”意思就是久雨造成的积水成湖、城镇被淹。 “雩”字上面的“大”字代表天空,下面的“弋”代表祭祀用的旗帜。整个字的意思是古代贵族在祭祀时举行的求雨的典礼。这种活动是在周天子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各国诸侯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一次,规模很大,十分庄严、隆重。 既然有“雩”字表示,说明古人确实通过举行大型的仪式来求雨。不过据史料记载,这种求雨的方式不是直接向老天爷祈告,而是先由官员向龙王献祭,然后把象征龙王的旗杆插入水中,若水流迅速涌起,就证明龙王高兴了,会降下大雨;相反,如果水面平静如故,则意味着龙王生气,接下来继续干旱。
虽然这种求雨方式有点搞笑,但却是官方求雨的唯一合法途径——民间若是擅自祈雨,会被处以死刑。 到了现代,虽然科技发达,但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些传统方法来测雨。比如在高空云层中,温度越低,水汽含量越大,就越容易形成降水。因此只要监测到某一地区的高空气温低于某个数值,就可以预测该地区将很快降雨。当然,现在测雨的科技手段远不止这么简单。
委鼠
鼠,为十二生肖之首。《尔雅》注:头小、目锐、耳直、尾大、前爪无甲、后足四爪、臼牙各三。鼠性警觉敏锐,夜视昼伏,狡诈诡谲;啮齿动物,擅长挖洞,打家劫舍,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无恶不食,腐败变质,臭恶腐烂,无一不尝。因鼠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作奸犯科、无法无天,所以,古人有“猫教老虎、鼠贼欺天”之说。鼠字上山为岚、下水为淮、入地为垄、居官为陈(丞),无论天、地、人三才,皆可为之。鼠既属阴,且处夜;既属虚,且处无;既属小,且处卑。其本性,乃“贼妄盗寇”;其外貌,乃“琐碎微贱”;其习性,乃“贪婪放肆”;其劣性,乃“凶狂恶诈”。古人有谚:“兔子急了也咬人”,而鼠急了不仅人,天下的众生,概不放过,鼠急啃烂电缆导致停电而死伤者,屡见不鲜。
鼠本通奸,夜黑风高,房上墙下,无有不到。鼠本通奸,墙里墙外,床前房下,无处不偷。古代人不通电,所以鼠患横行,因此,在除夕夜里,普遍张灯结彩、燃灯不睡,并于天黑之时,点燃鞭炮,以驱逐鼠害。由于鼠子太多,以致于老鼠从不缺少“君王”,所以,在十二生肖年中,出现了“子鼠”、“鼠年”、“鼠王”、“鼠子”等诸多称谓。“鼠”有无奸不狡、无诈不明、无恶不做之内涵。
委牛
牛,为十二生肖之二。《说文解字》注:大牛曰牛、小牛曰牯。在十二地支中,牛通“丑”(土)。《说文解字》注:丑,纽也。本义是指牵系着绳索的牛,引申为丑陋,丑陋含有恶、劣、拙、劣、拙、蠢、笨、蠢、笨、愚、庸、蠢、笨、愚、庸、迂之意,而牛的本性及其外在形式和这些引申义大相吻合。牛在地支中序位第二,其本象是角大、头大、胸大、毛厚硬、皮厚韧、体格壮阔。性烈质朴、温顺愚拙、驯良低贱、任劳任怨、忍辱重负、负重致远,即使剥皮抽筋、皮开肉绽,也不吭一声,只要人一扬鞭,就会不知死地地向前奔走。它天生就是人最忠实的奴隶和工具。在古人看来,牛具有任重致远、以德驮物、为生民任劳而不知休息的品性,因此,引申为老成、厚道、勤恳、任劳任怨。人到中年,德高权重,所以也有用“牛”字引申而成的“壮牛顶角”(壮年)和“牛高马大”(成年壮汉)。
牛有耕地、负重的功能,因此,人有了学牛耕地、学牛负重的品德,便有“牛马劳死”之说。牛有顺从、老成、敦厚、固执、倔强、拙笨、忍气吞声、不堪重负、有气不敢吭声的属性,因此,人有了处世圆滑、厚脸面而无原则、无主见,遇恶人、恶事、恶行、恶言而不敢于抗争的秉性,便有“老黄牛”(老牛)之讥。牛有不知疲倦、任劳任怨、只知拉套、背负重物,不知休息与享福的习性,因此,人也有只知索取不知享受的秉性和美德,便有“不知休息”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