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下调影响贷款吗?
11月22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2014年以来,央行第三次动用“降准”工具。分析人士认为,降准对于房地产市场、资金面及债市各有影响。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降准”无异于一场及时雨,可缓解其资金紧张局面。据统计,当前百余家上市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多在10%以上。降准时,若以借款100亿元、期10年、换算成单息计算,央行此次降准,可为房企节约2.55亿元左右利息。
“降准”对于资金面而言,也属利好。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但市场短期资金利率仍在攀升,“降准”后,有助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市场情绪。
从年初至今,债市经历了多轮震荡调整,收益及避险功能受到资金青睐。中银证券刘斌表示,由于市场预期降准将提升市场利率水平,短期利多债市,长端观望情绪较为浓厚。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降息、降准之间具有不同影响。若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未调整,则年底前的降息或降准可完全替代当前准备金率下调的作用。
对于已经面临较大房地产库存压力的各城市来说有些杯水车薪,如果房地产去库存进程不能快速逆转,那么库存压力之下,降价促销已经不可避免,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和未来价格上涨预期被改变。此次降准是14年以来第三次降准,幅度相比两次降准之间有所减少,三次降准后的效果并不相同。
2010年1月4日、2012年6月和2014年11月,我国曾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0年1月4日我国第一次下调准备金率,随后推出的“国十条”、“国字第7条”等房地产行业刺激政策,对住房消费进行了大力鼓励。房地产投资迅速攀升,迎来了一波较快增长。此后,“五一”、“十一”假期,又多次推出不同力度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但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房地产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盈利预期不断调低,出现普遍性的股价下跌。
2012年6月,我国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效果不及第一次。年初我国推出“国六条”、“新国十八条”等刺激政策,试图缓解房地产库存高企的问题,但效果缓慢。下半年开始,部分城市启动限购,房地产销售出现短暂回暖。但2012年三季度,房地产销售量下降,房价跌势明显,多数房地产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从过去三次下调准备金率来看,我国房地产行业复苏及稳定运行,离不开政策的指导和配合。今年9月,在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四部门联手推出了支持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五条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满足购房者合理购房需求。这些政策,均是解决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