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江是什么江?
之江,是钱塘江的分支。 钱塘江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浙水之称”的“浙江”(今指长江以南部分);另一个是“杭水之称”的钱塘江。由于唐宋以来杭州一直为南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来人们用“钱塘江”这个名称代称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如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这样写道:“钱塘江者,浙之盛称也。”
事实上,古人所称的钱塘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叫做钱塘江的这个河流。我们现在的钱塘江是南宋时因避讳“国号”而得名。而早在唐以前,这条河就叫做“浙水”、“浙江”或“下江水”。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浙江潮涌海溟东。”宋元以后,人们又习称为“钱塘江”。
那么,为什么古代这条河没有入海,而是向西北流去呢? 根据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这一带原来有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脉,这些山脉在今江苏省江宁区和句容一带,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分水岭,将古江州盆地一分为二:西侧的地区由于受到秦岭—淮河线的阻碍,无法通向海洋,形成了巨大的湖泽系统,这就是著名的太湖流域;东部地区则通过长江与东海相连通。
位于江南的杭州正好处于这两大系统的交叉之处,一条河流就自然形成了。这条河就是今天的钱塘江,它先向北流至江苏镇江,然后拐一个大弯向西,经常州、无锡,最后在苏州附近注入太湖。 随着地壳的变动和长江流域的淤积,江南地区的地形发生了变化。到了东汉末年,来自北方的军队从汉中进入益州开辟新的地盘后,江南地区逐渐由沼泽变成陆地,原本来势浩大的下江水变成了支流,一部分向东经苏南太湖地区汇入长江,也就是现在钱塘江的路线;另一条路经湖州、嘉兴等地,最后汇入太湖。
钱塘江作为一条典型的河口三角洲河流,其冲淤变化与海洋有关,当海水上涨时,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会在河口处沉积,从而形成三角洲。人们可以根据海滩砂中的化石和贝壳的堆积状况来追溯钱塘江口的历史位置。根据近代发现的大量考古证据,可以知道今天的杭州湾在6000年前的古河床的东北边缘,到宋代时,河口东南移了20公里,到了元明清时期又开始向西北移动了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