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私募投资基金?
“私募”二字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并进行证券投资的管理模式。 “基金”一词则指的是一种集合理财工具。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相关规定,所谓基金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由一定人数的人员或机构组成的相互制衡的理财组织,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汇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经理组合进行证券投资和财产管理运作。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根本区别在于募集方式的差异——公募基金的募集方式是公开发行基金份额,而私募基金则是非公开发行基金份额。 除了募集方式的差异外,私募与公募在以下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1. 监管体系不同。 虽然目前对各类基金都实行备案制度,但私募基金的备案流程更为复杂,涉及基金公司、基金托管人、券商及中基协等多个主体;同时,由于私募基金存在自融及利益输送的嫌疑,因此对其监管力度也始终大于公募基金。
2. 客户群体不同。 一般而言,公募基金主要服务于广大百姓大众,而私募基金则更多地满足高端投资者的需求。虽然两类基金都是通过金融创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且同样受到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但是两者的服务对象却有微妙差别:一方面,公募基金力求使大众享受基金带来的便利,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私募基金则侧重于为少部分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他们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3. 投资方向不同。 除法律法规禁止投资的领域外,公募基金一般不能直接投资于股票,而只能投资于一揽子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品种;而私募基金则可以灵活地投资于包括股票在内的诸多金融资产,在投资策略上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