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说长字属何?
《康熙字典》“长”字的解释如下: 《集韵》,知良切(zhí liáng),音章。《玉篇》,直良切(zhí liáng)。又《五音集韵》,职良切(zhí liáng);或作章。又《集韵》,昌良切(chāng liáng);《类篇》,初良切(chū liáng)。 以上诸书“长”字皆注作“章”、“知”等声。而唯独《韵会》卷十四“长”字条下,载有“知良切。与张字同。”按此处所引当是来源于《集韵·知韵》中的“长”字义项: 《唐韵》者丈切《集韵》之亮切,音章。《说文》,章谓之广。又《集韵》重粮切,音张。《类篇》,知亮切。《五音集韵》,中详切。《韵会》,中章切。并音张。 可见“长”字在汉唐时期读音当为zhàng,后演变至明朝,则读音z-h-a-i-āng。
那么按照这种说法来分析这个题目,“子午流注”的“注”字当以“注”的繁体字形来分析其发音,即“炷”的字形和“注”的发音一致。 “长”字在“子午流注”里读作“zhàng”,“注”“长”同音,则“子午流注”合为“zhǔ chàng”。 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有个漏洞,因为“长”在古代除单用之外,还有“zhǎnɡ”“chánɡ”“zhuǎn”等用法,且都有记载。
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长”除了“zhǎnɡ”“chénɡ”“zhuǎn”之外,只有一个读音[ zhàŋ],并且此读音只有“长得”这样的词语。 如果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分析“长”字,那么无论原句如何书写,“子午流注”只能读作“zǐ wǔ liú zhù”。这样虽然避免了和“柱”字同音,但是“子午流注”一词却变成了“zǐ wǔ liú zhuì”。
所以“子午流注”的“注”“长”为何音,真是令人难以判断。 而如果按“长”字在古书中多作“璋”的说法,“子午流注”应当读作“zǐ wǔ lóu zhào”。但这样做的话又和“阻”字同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