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宝宝胃有多大?

尚骋尚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家宝宝刚满月时,有一次吃奶,我无意间发现她的肚子好像比两个月前大了一些,于是上网查了查,看到有“新生儿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新生儿容易溢乳”之类的说法,当时就放下心来。 直到他7个月大时,由于一直添加辅食,我发现有一次吃奶后,肚子鼓得像皮球一样,立刻带他到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后说:“宝宝七个月了,消化能力已经相当强,这次估计是吃多了,给宝宝少喂一点,多喝点水,注意观察。” 我照做之后,第二天宝宝大便了,症状消失。 但几天后,在一次喂奶后,宝宝又出现腹胀如鼓,而且拒按的情况,并且伴随发烧。我们又一次去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宝宝在睡眠中不停磨牙,腹部明显膨胀,按压有波动感(此前没有注意过),且体温已升至38.5℃。

这次医生的诊断是:消化不良引起急性胃肠炎。 治疗经过:输液(消炎+营养支持)+烤电(促进消化)。 经过两次急诊,宝宝不仅耗光了爸爸妈妈的耐心,也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一次急诊费六七百,还不在医保范围)。 幸运的是,宝宝病愈后依然健康活泼,再没出过类似状况。但父母从此成了医院的常客——每个月至少要跑一趟。

到了宝宝十一个月的时候,妈妈发现他的头围好像有些偏大,于是带他到儿童医院就诊。经颅脑CT检查显示: 轻度颅内积水。 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经家长反复询问,医生终于告诉了一个可以控制疾病发展的方法:注射脑蛋白注射液(每天一针,连续注射一周)。 回家后,爸爸按照医嘱打了五针,宝宝的头颅看起来果然小了一些,头围恢复了正常。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爸爸的细心察觉到了宝宝身体的又一项异常: 肋骨外翻。 经儿科专家诊治,诊断为:佝偻病晚期。 治疗经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每日一次。 一周后,宝宝症状减轻;2周后,宝宝可以自行站立,并可在帮助下行走;4周后,宝宝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但是,由于缺乏对疾病的重视和在预防方面的缺乏医学常识,直到三个月后,爸爸才知道宝宝在出生时,左耳听力受损。 再次就医时,医生告知:目前药物不能完全治愈听觉受损,需要配戴辅助器材进行训练。 此后,全家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训练旅程---- 在宝宝刚刚入睡或者刚刚清醒时,爸爸会拿一个拨浪鼓在他耳边摇动,尝试唤醒他的听觉; 每次外出,妈妈会把宝宝抱紧一些,用脸部触碰宝宝的脸部,尝试与他交流; 为了加强效果,妈妈还会提前录制一段简单明了的信号音,通过耳机插入宝宝的助听器,刺激他的听觉神经…… 历经千辛万苦,宝宝6岁时,终于基本能够听得清楚,语言能力达到普通儿童的水平。 但是,因为听力问题,宝宝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笨一些,反应也要慢一些。 好在,智力方面没有任何影响。

官欢华官欢华优质答主

正常新生儿的胃内容量约为30毫升,3个月时约90-150毫升,1周岁时约250-300毫升,3周岁时约500毫升,成人时约为1500毫升。从以上小儿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14个月的宝宝胃容量在250~350毫升左右。

我们知道,宝宝的胃容量与年龄相关,小月龄的宝宝胃容量小,所以每天需要进食的次数自然就多,而随着月龄的增大,胃容量逐渐增大,每天进食次数自然就相应减少,所以,针对不同的月龄,有不同的喂养次数是与宝宝的胃容量变化相吻合的。

不过,对于个体化的宝宝来说,具体的每次进食量还是主要与宝宝发育、活动量及代谢率相关,比如同样是14个月的宝宝,平均食量可能为250毫升左右,个体化的宝宝可能有的有230毫升,也有的有270毫升,这也是个体差异决定的。宝宝个体活动量、代谢率的差异也决定了每次进食时间上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实际护理中,对于胃容量个体差异大的宝宝,只要发育指标达标,我们应适当考虑宝宝个体差异存在而不要生硬参照上面的标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