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的五行属什么?
采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采字的本义是用手去摘。所以从字形上就能看出,手(又)在采摘东西;上面的一横,表示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要戴上帽子,以示成年。所以一个人戴着帽子去采摘,是合理的意思形态。
那么采字的五行就应该为戴(木)帽(火)手(水)采(金)。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点问题。因为古文字中,“上”和“高”是不同的字。“上”是示部,“高”是高部。两个字不同音同字。所以应该分别对待。 “上”字,其原始字形像一个人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的样子。后来这个字被用来表示距离远的意思,于是就在下面加一短竖,变成“远”字了。
“高”字最初造字时候,上面部分不是“山”而是“高”字头,下面部分是一把刀。本意应该是用刀将东西劈高。所以它和“低”“深”“阴”等词都有联系,用“高”字表示这些概念是非常合理的。因此它的五行应该为“木火土金水”俱全。 而“采”字,虽然也有“上”和“手”两个部件,但是上面的“丶”实际上代表的是“木”或“林”。而“手”在这里已经不再指代具体的手了,它只是一个象形符号,代表的是“木”或者“林”的树条或者树枝。所以“采”的五行应该为“水木”两格。 不过,如果这样解读,可能就会出现矛盾。因为“林”属于“木”,而“森”属于“木火”。二者都是“木”多,那五行就重复了。其实这是误解。
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他们会在意字意以及字形的逻辑关系。上文说了“上”的意思是距离远,那么这个“上”和“高”一样,都只能表示高的含义了,它不能再表示距离远了。所以在这里,“上”字还是表示高处,和“下”相对。而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上面”或者“上边”。 因此这里的“采”,还是应为只取“水木”二格。
在传统农历的每个月里,初一到初三,十四到十六为上九,是属木的;十八和十九(或者是廿八廿九)为下九也是属木的;十二和廿三为中元,是属金的;月初月末(不包括上九和下九)为六合,是属土的;初四到初七和廿二到廿五是建,是属火的;初八到十一和廿六到廿九(如果有的话)为破,是属水的。
从农历上讲闰月为六建或者六甲,是和正月一样的属性,初一到初三为木,初四到初七为火,初八到十一为水,十二和廿三为金。十八和十九以及月末为木。建和破相间隔七天。所以每两个建之间相隔八天,每两个破之间相隔九天,也是和农历建破的规则相印证的。
在每个建的前一天为收,也是木的属性,也就是初三是正月第一个收。在每个建的四天后(除去上一个建)为满,是水的属性,也就是正月初八和十六。满之后的第五天为危,是火的属性,也就是正月二十二。
收之后的第三天为生,是金的属性,也就是正月初七,生之后第三天为旺,是土的属性,也就是正月十一。每一个建之后的第三天为绝,是土的属性(建旺相死四杀的克星。)也就是正月初四。在绝前一天的相,是金的属性,也就是正月初三。而相前一天为四杀,四杀是木的属性,也就是正月初二。因此建为火,火生土旺四杀,生是金克木,木生火相四杀,相之后绝土克火,在建后的八天一个循环,正月的其他吉神也可以以此类推。
另外建为四杀,所以每两个建之间木克火,而建旺相死在下建生,也是木克火,建旺相死的金克木,下建生旺,也是金克木,下建的土克水。旺相死之间都是相冲,木与金相冲,火与水相冲。而旺相死之克下建之四杀。四杀之木克生之金,生之金克旺之火,旺之火克旺之后的相之水,相之水克相之后的死之木,而死之后的建也是火克水。建旺相死四杀之间是相冲,生和旺相死也是相冲,旺和下建生相冲,旺和下建旺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