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中属什么?

逄羿逄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诗经”中的诗歌用赋比兴,《楚辞》大部分用抒情。那么诗最开始一定是言志的。 “离骚”有“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句子,可见是赋体。 而“诗经”里的许多诗歌都是“兴”例: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池;维叶萋萋,黄鸟载鸣。”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些诗句都采用了“兴”的手法,通过描写景物来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

至于比兴嘛,个人认为《诗经》里大部分诗篇都应该属于比兴,不过其中有一些现在已被归于赋体的篇章,里面也有比兴和象征的成分在里面。如郑国的商人郑玄说过:“小雅、大雅,人多疑之。不知其词,皆兴也。若风化行而礼义兴,则此二雅,将何所述焉?” 至于《楚辞》里,“离骚”“湘君”“山鬼”“国殇”等都有比兴。

令狐紫怡令狐紫怡优质答主

你问的问题应该是,在古体诗和近体诗里,五言和七言的诗一般押什么韵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因为古诗的用字、平仄格律都有很多种,而且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用字习惯(比如李白的诗喜欢用“花”“斜”),因此不能以某一个字判断用什么韵脚。 但大体上说,五言和七言的古诗多用的入声字作收尾字来押尾音(这个规律是相对而言),而四言的古体则多用阳平和阴平的收字。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我个人的猜测是,入声音节的结尾往往有阻碍效果;而阳平结尾的字比较平稳,没有阻碍性效果——所以古人写诗时更倾向于让诗句结尾的最后一个字落于阳平和阴平之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