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为什么五行属火?

仝书明仝书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五行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甚至更晚。在时间上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没有冲突的。 至于原因嘛...“五”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代无穷多;而“行”是指运动或循环。两者结合就代表了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运动。

既然已经确定了运动的属性,接下来就要考虑运动的具体体现: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古人总结的季节变化规律,它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中的某一行;五脏是人体器官的功能划分,而六腑则是容纳物体的管道器官,如胃有受纳之功,小肠有大肠小肠的传导之能,所以胃和大肠属于六腑,而肝和脾则属于五脏。

四时气候的变化是通过经络传导到人体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的。也就是说,天气变冷的时候,人体的阳气需要进入脏腑进行保护,此时经络是关闭的,所以表现为手脚冰冷;而天气变暖时,阳气从体表向内运行,所以会出现出汗现象(当然这是最浅显的解释,有很多细节这里不想多说)。

既然已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和具体表现,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些变化对人生理功能的影响了。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可以分阴阳,男为阳女为阴,阳盛阴衰或阳衰阴盛的人体质是有差异的。另外,人在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功能也是有差异的。 基于这样的理论体系,我们就可以给五行分类了。

以木为例。春季主生发,其性质属阳。如果阳热过于亢奋,就容易生火,因此木火之人容易激动易怒。如果阳热不亢,而是在体内蕴结成实,则会形成湿热,这种类型的人就有肝火旺的特征了--因为木生火,火又是热的象征啊。所以,木火相生的原理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脾气大的人容易上火。

查志芳查志芳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中医中五行是用于阐释人体同一个组织不同属性的部分。所以同一组织可以有不同的五行称谓。

在五色主病中,五色均过旺而属于疾病现象,青、黄、白、黑四种颜色,为病进,只有赤色为补气所生,属于疾病向愈。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黄赤为大脓,白为枯,青为痛,黑为血。”

五色主病必须是出现整体的色,即色在皮肤五官、唇、舌、头发、指甲等处均有出现,而且得排除饮食所染、假借之色、化妆之色、反光。五色出现局部,而且仅在局部有这种色,是局部之病,或者称为色征。

“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主五脏。“青色”主筋、肝、胆、眼,与胆经、肝经相属,属木;“赤色”主血、心、小肠、舌,与心经、小肠经相属,属火;“黄色”主肉、胃、脾、口,与胃经、脾经相属,属土;“白色”主皮、肺、大肠、鼻,与肺经、大肠经相属,属金;“黑色”主骨、肾、膀胱、耳,与肾经、膀胱经相属,属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