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政策原因?

步天琦步天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谢邀答!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逆回购操作,其利率水平在经历2015年下降之后再次出现回调。 那么本次利率上调对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央行通过政策工具(如逆回购、MLF等)调节资金面的行为还会持续多久呢?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货币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和货币政策目标(Monetary Policy Goal)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采取的各种方法,诸如税收、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等,以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影响利率水平的手段;而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所希望达到的金融状况,即通货膨胀率、实际国民收入和投资水平等。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而此次央行上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7%,符合市场预期。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硬约束’,当前必须执行这一约束,也是实现物价稳定这一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必要条件”。

本次利率上调是由于通胀压力加大,央行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目标。 从全球来看,我国物价水平处于较低位置。2018年中国CPI比上年下降了0.6%。分季度看,只有二季度CPI上涨,达到了2.3%,其他三个季度均为负值,这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是特别大。但到了2019年一季度,受春节及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CPI涨幅大幅扩大至4.5%。随后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6.4%,比三季度下调了0.2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由之前的降准转向降息,并首次使用了LPR作为贷款利率的参考基准,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CPI始终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1990年到2009年间,全年CPI平均值仅为99.3。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增加,同时人口红利也在逐步消失,所以国内物价总水平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潜力。 但是自2010年起,CPI数值开始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通胀加剧。2010年和2011年的CPI年均值分别达到了2.3%和3.3%。为了抑制通胀,2010年和2011年央行分别加息2次共600BP,将利率水平从2010年初的2.7%提升至2011年末的6.39%。

进入2012年后,随着经济的放缓,PPI(生产价格指数)不断走低,通缩的压力增大,央行又一次采用降息的政策工具,连续6次共计45个基点下调利率水平,将2012年末的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到2.75%的水平。 但此次降息幅度明显小于2010年和2011 年,并且是在2012年CPI同比增长率达到-0.5%的情况下实施的。

直到2015年末,随着产能过剩行业去库存进程的推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中枢的上移,通货紧缩的担忧逐渐消退,货币政策由宽松的立场转为中性偏紧。这一年,央行累计加息3次共225个基点,将存款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双双调高到1.75%的水平。不过,此时的加息并没有扭转经济的下滑趋势,反而因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主要利率水平的提升,导致商业银行在资产端的报价和负债端的成本都上升,进一步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使本来已经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不得不减少投资,退出生产经营活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