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字代表什么生肖?
“糾”字的字面意思是:缠绕、纠缠。 “纠”有纠正、整理的意思,也指结集,如《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这里的“纂”(zuàn)就表示把分散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再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夫与妻校者,男女之思也……此乃男泣女笑之篇,可以讽咏,难入乐曲。吾既不知其唱而作焉,其曲弥高者也。”这里的“纂”是收集、汇编的意思。 “纠”和“纂”都有聚集、汇集的意思。那为什么还要用“糾”这个异形字呢?这是因为“纠”还可以表示另一种聚合的形式——集合、聚在一起。
我们来看几个含有“纠”的字迹: 这是王羲之的行书《集王圣教序》中的“纠”: 这是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中的“纠”: 这是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中的“救”: 这三个字都是“纠”的异体字,而且它们都有同样的形态特点——“左短右长”。这是因为“纠”的字形演变的规律是“言→召→救”→“纠”。比如“召”的异体字“詔”“邵”,字形都是“言字旁+昭”。再如“救”的异体字“遒”“捄”,字形都是“言字旁+就”。这些字无论是书写还是辨认,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左短右长”。 了解了“纠”的字形演变,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字形在古文字中是怎么写的吧!
这里是西周金文“告”字的写法: 这是春秋铜器“伯尊”上的“告”字: 这是战国文字“告”字的形态: 秦篆“告”字: 小篆“告”字: 隶书“告”字: 楷书“告”字: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等,“告”字一直都是“言字旁+口”。直到隶书出现,才出现了“言字旁+高”的新字形,随后楷书继续沿袭了这一字形。可见,“言字旁+高”的新字形是有出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