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无片瓦是什么生肖?
“无片瓦”是指没有遮盖之物,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能腾空,其它生肖都得踩在实地之上。所以,“无片瓦”的惟一生肖就是龙。
1、老鼠:子鼠“咬天” 老鼠在十二生肖里排第一,与“子时”相应,代表黎明前黑暗的时刻,又称为“丑时”。《晋书》记载:“(司马)炎初定洛阳,军行不击鼓吹,而但以笛为吹角;夜则鸣柝,昼则击磐。”“夜则鸣柝”就是用木槌敲梆子,“击磐”用的就是石磬。“击磬”在周代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诗经·郑风·溱洧》云:“维士予戴,弦歌酒宴。”这里的“弦歌”就是指“抚琴唱诗”,用今天的说法也就是“唱KTV”了。 那么既然都有歌唱了,为啥还要“咬天”呢?这个“咬天”指的是鼠的牙齿。《礼记·檀弓下》说:“有子七人,莫如伯夷;其母曰:‘何不就其器而食’曰:‘斯仪也’……齿牙殆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个叫伯夷的人很有德行,母亲说他:“别饿坏了身体!”伯夷回答说:“我现在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呢!”结果没过几年,他的牙齿都嚼碎了。
2、牛:丑牛“耕田” 牛在十二生肖中排行老二,与“丑时”相应。我国古代主要靠天吃饭,什么时候耕种,什么时候收割,全凭天气决定,而“丑时”刚好是白天和黑夜交替的时间,也是人们起床和睡觉的时间。这个时候,牛要耕地了,因此它的形象就被刻在了“寅宫”,也就是现在春节挂的春联上。 关于牛的诗词也很多,比如白居易的《村居苦寒》:“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还有李绅的《悯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虎:寅虎 “虎啸” 老虎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与“寅时”相应。《尔雅·释兽》注:“虎,山兽之君。”“虎”字的甲骨文形状像一只张着嘴的虎。金文中“虎”的形象和现在差不多。小篆中“虎”的上部变得细长了些。隶书则延续了小篆的形状。现在的简繁字体都没有什么变化。 关于虎的诗句也有很多,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袁枚的《咏虎》:“一朝得志猛如虎,父子相将入帝京。”赵鼎的新婚词《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上有白头翁作此调》:“白发双双新老伴,碧桃一朵娇如醉。”
4、兔:卯兔“月宫折桂”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卯时”相应。《礼记·檀弓下》载:“辰而祭辰土,马氏祀之行。”说的就是兔在农历四月祭祀,四月建卯,所以在农历五月“辰宫”,即“巽宫”飞临之时,由马氏进行祭祀。 马氏指东汉马融,此人特别聪明,九岁就能背诵《论语》和《老子》。他有个很出名的故事:小时候跟父亲到京师(今北京)去,在途中遇见当时的著名文学家蔡邕,蔡邕见他长相清秀,身材挺拔,就想测试一下他的文学功底。问:“《春秋》这部书怎么样啊?”答:“《春秋》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不是某个时候所能衡量或者判断的。”再问:“《周易》的呢?”答:“《周易》就像大地一样,不是某个角度所能观察或描述的。”蔡邕听了大为惊奇,从此对他很是看重。 关于月的诗句也很多,李白就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王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5、龙:辰龙“行云布雨” 龙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与“辰时”相应。传说龙的祖先原来是氏族部落首领颛顼之子,他们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身上长有很多鳞甲,而且会飞。《礼记·曲礼上》中说:“羽族之长谓之鸡,鳞族之长谓之龙。” 龙的形象在汉代就已经十分明确,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鱼龙变化”的画面,这就是将鱼和龙放在一起的象征图案。唐代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6、蛇:巳蛇“沉鱼落雁”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与“巳时”相应。《夏小正》曰:“九月在尾,君子诚之以物。”意思是说九月寒露节气后,阴气渐盛,万物随之沉淀,属于收获的季节。这时雄雌蛇交配生育,动物也开始储备能量准备冬眠。 在古时,“巳”字被写成“巳”,上面是“已”,下面是“巳”。这个字是个象形文字,就好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现在虽然改了笔画,但仍然看得出形状。 相关的诗句也有很多,唐太宗的《咏双雁》:“秋风发兴自仙池,来游陌上惊千里。翩翩影渡潇湘水,浩浩声摇洞庭波。”——这里描写的就是大雁。还有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移舟泊渚沙头转,意欲寻芳上苑东。先闻水气薰衣袂,复听林风声飒蓬。”
7、羊:未羊“草木逢春” 羊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七,与“未时”相应。《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羊羔食母。”意思是说每年的第一个月,羊吃奶非常勤勉。这里的羊其实就是指山羊。古书中还提到一种叫做“羝羊”的动物,其实也就是公羊。 有关羊的诗句也有很多,杜甫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李白的《春日浮舟》:“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青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