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子基金?
首先,量子基金不是一种基金类型,而是一种风险投资策略的称呼。 至于为什么叫做“Quantum”,是因为这种通过编程进行数量化交易的方法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Quantum Physics(量子力学)。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粒子在碰撞时能够同时拥有波和粒子的属性;同样地,投资者在做交易时也往往能同时具备投资和投机的属性。 所以Quant就是Quantitative,quantitative finance的简称。而做quant的人自己则常被称为quants。 当然现在做量化投资已经用不到量子力学了……
其次,Quant并不是一个基金,而是指通过编程来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模型搭建的一群人。他们建立模型,然后让计算机去执行数千万次甚至上亿次的模拟回测,以找到有效的策略。 至于为什么有些人称Quant为基金呢?这是因为quant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基金经理提供可投资的方向和建议。也就是说,Quan t其实是一种知识产品,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为了向基金经理展示自己的“成果”,quant们会成立一家咨询公司,然后把自己包装成“Quantitative Fund”,也就是所谓的Quant基金。
量子基金是一家有传奇色彩的对冲基金,它不仅有令其他对冲基金艳羡的惊人的投资回报率,而且还曾因狙击英镑、泰铢和港元而出尽风头,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推手之一,因此声名远扬。量子基金由吉多•盖芬、乔治•索罗斯和杰姆斯•罗德合作于1973年在纽约所罗门兄弟公司旗下创建。盖芬和索罗斯担任投资决策人,罗德负责行政事务,3人平均分配利润。
量子基金从400多万美元起家,25年间竟增长到40多亿美元,令华尔街的其他基金管理者相形见绌。究其原因,一是量子基金有非同寻常的投资规则,索罗斯把它们归结为“只做大型趋势的交易”和“迅速将小错误转变为大赢利”,前者使量子基金的投资高度集中,后者使量子基金的投资具有很强的投机色彩。 二是量子基金善于在政治和经济事件中找到投资良机。
量子基金的创始人索罗斯是个特立独行的基金经理。他出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师从被誉为“战后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和思想家”的卡尔•波普尔,后移居美国,并在美国创立了量子基金。索罗斯将波普尔的认识论改造成了他自己关于投资的原则——“反射理论”。
索罗斯认为,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对此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我们的行动是基于这种不全面的认识作出的,而这又使现实世界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更难全面。索罗斯把这种现实世界和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互相影响的关系称为“反射性”,从而其所谓的反射理论是关于现实世界和人类思维之间双向联系的理论。
索罗斯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反射性最强的领域是金融市场,因为这不仅是个现实世界,而且是个虚拟世界,人类思维的参与程度很高,人们的行动高度相互依赖。索罗斯运用“反射理论”从事投资投机活动,量子基金的成功使这一“理论”得到广泛传播。索罗斯被誉为“投资大师”、“金融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