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三多轩?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广,我对于“广州第三多”这个说法真的是耳朵都听出茧了。 “广州第三多”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广州塔”“小蛮腰”的简称。因为广州塔(电视塔)建成后,成为了广州的新地标,因此有人将之与白云山、越秀山并列为“广州三大名山”。继而衍生出了“广州第三多”的说法。
事实上,“广州第二多”这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因为白云山和越秀山的面积都比广州塔大很多。根据规划,越秀公园包括麓湖公园一共才435公顷(4.35平方公里),而白云山就足足有980公顷(9.8平方公里);另外,从海拔来看,白云山也是远胜广州塔的。
那为何我会说“广州第三多”的说法是错误的呢? 因为广州塔在建筑学上属于“电视塔”或者“广播塔”,而并非“高楼大厦”。所以从高度上来看,它并不是位于“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委员会”所定义的高层建筑的范畴之内。换句话说,尽管广州塔已经很高了,但相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它的“年龄”还是很小的。
世界上第一高楼是伊朗的德黑兰塔,高435米,于1967年完工。而我国最早的摩天大楼是上海的陆家嘴宾馆,高328米,于1987年建成。 这两幢楼比广州塔要“老”太多了,而且它们的建设年代也都明显早于“广州第三多”一说成立的1990年。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说是“广州第二多”是正确的。
白云轩,茶酒和粤点,这里在1927年到解放前是广东省政府的招待所。1953年,经公私合营改为全民所有制,1994年评为四星级食肆。白云轩,茶、酒与粤点堪称一流。酒席以各款南北名菜为主,以粤菜为辅的各款筵席。筵席菜有大鲍翅,盐焗鸡,生烤全羊,花雕烧鸡等,点心有燕窝蓉和鲜虾饺角等,都是深受顾客喜爱的佳品。在解放前,此轩为国民党高官政要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据说1949年10月1日建国大典时,蒋某人就是在白云山白云轩内喝酒时得到消息的,当时气得将一碟三蛇滚鸭吃了个精光。
醉琼轩,“三多轩”其中之一,已有8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也是国民党大员和富商进行幕后交易的秘密场所,建国以后曾为广州市侨办招待所。该轩原名为“六号官邸”,又因屋主喜爱喝酒所以又名“醉琼轩”。“醉琼轩”隐匿在越秀山梅花村内,有“小桃源”之美誉,四周古木参天,清幽静谧。从这里走一小段,就到达越秀公园的北边。该馆有上下两层,均为“幽雅型”的房间,一楼有4间,可容纳18人进餐;二楼共有14间,大房间可容纳8-10人进餐,中房间可容纳4-7人进餐,小房间容纳2-3人进餐。这里的风味菜是正宗海南菜为,粤菜为辅的琼粤混合型,椰子鸡、文昌鸡、竹筒饭、五指山野菜等,具有浓厚的岛民民风习俗。
春园,1923年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妇女活动家,苏兆征夫人欧阳渭在农林下路79号(现为64号)购得砖木小楼一座(三层),并开辟成“春园”菜馆,在底层开小酒家,二、三层辟为来客下榻之所。该餐厅在1923年秋至1924年初成为广东党的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方机关活动据点,不少革命人士和党的重要会议均在此召开。1923年12月,彭湃、罗绮园、陈公博、谭平山等在春园商讨了关于召开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事宜。接着,毛泽东、陈独秀、林伯渠、谭平山等也在这里进行了许多关于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的重要活动。毛泽东曾五次下榻于此,陈独秀也曾多次居住,他们就在这里和党内外友好广泛接触,领导党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