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房地产企业有哪些?
目前所有上市房企都在港交所挂牌,包括: 碧桂园、恒大、融创、中南建设等知名地产企业;还有像德信中国、中梁控股、新城发展这样的本土企业,以及在美上市的合景泰富集团和华发集团。 此外还有一些在A股上市的房企也通过收购在港进行了二次上市,比如宋都服务、蓝光发展以及阳光100。 目前没有上市但有融资需求且财务状况良好的民营房企也在积极寻找香港第二上市的机会,例如雅居乐、金茂和朗诗地产。 但并非所有房企都能如愿以偿。以宋都和蓝光为例,两家公司均是在新收入准则下对2016年至201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后使得净利润同比增长3.45%及77%至29亿元和16亿元,但这样的“业绩奇迹”却难获资本市场买账:去年底至今,蓝光发展的股价跌幅已接近70%,最新收盘价仅0.29港元/股;而宋都服务的市值更是一度腰斩,如今仍下跌近70%,最新收盘价1.24港元/股。
事实上,对于在港二次上市的房企来说,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加剧的问题,由于在港第二上市属于“新政”,这些企业在信息披露等方面也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规则,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所属分类属“房地产建筑业”,该类别的股票代码以“981”开头。而在A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则被归为“建筑装饰行业”,其A股代码大多含“002”或“600”。这意味着,虽然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均在内地,但其证券代码与港交所代码却各有区分。 对于这个区分,有市场人士表示,可能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属性所致——内地很多房屋建筑工程都属于建筑装饰行业,因此归属这里显然更合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证券发行市场是以发行股票为主,由于其地少人多的特点使其房地产市场没有内陆那么发达,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市场上还没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在当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内陆房地产企业主要有: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这些房地产企业具有比较雄厚的实力,在这些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实力最佳,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房地产企业,当前已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次被选为百强蓝筹股,并在摩根士丹利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公司被恒生指数公司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对于内陆很多的房地产企业把香港特别行政区视为“筹资天堂”,并且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作为提升企业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近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内陆房地产企业纷纷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上市。但是内陆的房地产企业想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成功上市,还必须要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IPO的诸多特殊要求,例如:在提交上市申请之前要有在两个以上城市成功开发房地产的记录,还需要有3年以上公开上市公司的相关经验,最低公众持股需要达到25%,最低IPO市值要达到2亿港元。
在当前还有更多的内陆房地产企业正准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例如:绿地、恒大、复地集团、金地集团等内陆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正在准备赴港上市,对于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成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成为内陆房地产企业最为活跃的境外融资市场上将会有更加突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