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

却卓馨却卓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逻辑上来讲,“盘活”这个词就有些问题。 “活”表示的是某个事物(尤其是金融资产)的可用性或流动性。 而所谓“盘活”,应该是指对某件事物(尤其是金融资产)进行合理运作和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并产生更多的价值。 所谓的“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应当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来让企业原有的那些无法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资产变得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其实也就是把“死”钱变“活”,或者说让“资产”变成“资金”。 那么,企业闲置资产的类型都有哪些呢?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1、经营过程产生的各种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余额:这类资金一般会在企业正常的业务过程中逐渐形成,然后随着业务的开展而不断流动,最后回归原有状态。想要彻底“盘活”这部分资金貌似不太可能。

2、暂时没有找到合适交易对手的资金:比如因为市场不好或者交易对方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原本谈好的交易被取消或者是迟迟不能完成,使本应流入企业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又如因为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等原因,使得本该属于企业的款项被行政机关以保证金、担保金等名义扣留,导致企业资金被占用。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企业本身的确存在“闲置资产”的情况,但显然这些并不是企业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谈不上“盘活”。如果确有必要使用这部分资金,可能需要诉讼等方式来加以解决。

3、过去所购设备当前已经陈旧过时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这种类型的“闲置资产”往往由于市场价格下跌等原因,当初购买的成本并没有实现充分摊销,从而在账面上表现为资产价值的高估。实际上,由于机器设备的折旧一般年限都比较长,只要企业经营正常,亏损并非因为设备老旧所致,并且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的话,这些资产并不能算是“闲置”,更谈不上“盘活”了。

4、因各种原因形成的负债:比如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估值调整等原因导致的账面资产减少,以及逾期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形成的预期损失,虽然在表面上增加了企业的负值,但是并不是真正的“闲置资产”,当然也没有办法“盘活”。 “盘活企业闲置资产”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最贴切的表述应该是“用好企业存量资金和存量资产”。事实上,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怎么去“盘活”,而是应该反思为什么会产生“闲置资产”(即为什么会有资金和资产在运营中缺乏效率)。

因此要“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就必须得弄清楚哪些是真实的资产,哪些是虚假的资产,然后再对症下药。否则盲目地“盘活”只会浪费资源。

蓬卓安蓬卓安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企业中的闲置资产主要包括土地、厂房、车间,专业生产设备或辅助设备,配套办公场所及生活设施等。这些资产一旦成为闲置资产,就说明在当前企业技术、管理条件下,无法以合理成本恢复或维持原有生产能力。因此,想要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就要积极探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途径,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促进信息共享和要素流动,推动在更广区域、更深层次实现产需匹配,以市场手段为主推动资产“重启”。

在具体盘活过程中,可考虑从以下几个途径发力:

一是“园”,就是以园区为主要载体,促进闲置资产就地就近、集中成片盘活开发,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转型发展。园区有更完备的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更有助于引入战略合作者和市场化、专业化园区运营商,推动“腾笼换鸟”。

二是“产”,就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的窗口期,用市场化方式优先引入当地优势产业或承接外部优势产业,促进实现闲置资产就地转化。

三是“协”,就是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园区开发主体及投资主体的协力,推动闲置资产整体或部分转让、置换,通过引进新业主实现再开发。

四是“改”,就是支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与市场主体合作,针对闲置资产类型和成因,采取转型利用、招商、改造修复、政府收储、政府统征统迁等方式盘活,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五是“管”,就是要统筹各类市场主体,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管理运营模式。既要加强后续运营管理,推动企业扭亏为盈、提质增效;也要推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