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五時、五色、五味)是古代道家用来推算季节,判断气候的方法。 它的基础理论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以及生克关系,还有五行的特性: 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还有五方的东南中西北和五季的春秋冬夏等等。 古人把世界万物都归到五行中去,用五行去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变化。
中医也是用五行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因病机。 而你问的除湿,在传统中医理论上就属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的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说 「寒湿之邪伤阳」 ,也就是说身体机能对气候温度湿度的适应能力下降了,外界的水汽温度等条件影响了身体的气机运行,使得阳气不能正常舒展,阴阳失衡,机体出现问题了。
而五脏中的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这里就要提到中医里的“土”的概念了。它不仅是五行中土的具体对应脏腑,还是指整个脾胃的功能。
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就说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汗出,全身重,疲倦无力,大便稀溏。」 所以健脾祛湿,从五行生克的原理来说就是补土克水。
中成药藿香正气液主要就是由苍术、陈皮、厚朴、藿香、茯苓等组成。其中藿香芳香温散,能够化湿醒脾;苍术燥湿健脾;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全方共奏理气健脾、祛湿清热之功。
当然,除了服药治疗外,生活上还要做好预防。 首先就是要适当运动,因为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又能够使三焦气化通畅,这样就能减少湿气产生的机率。其次是要调整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有精神气去抵抗湿邪。 最后要说的则是饮食调养了。俗话说 「药补不如食补,食疗胜于药疗」, 食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对于脾虚的人,建议少食生冷食物,因为生冷食物多损伤脾胃,特别是阳虚(怕冷)的人更不宜多吃。可以适量吃些温热的食物,例如生姜、大葱白、辣椒、花椒等食物,具有温中散寒作用,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另外,现在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会没有胃口吃饭,或者吃饭后感觉胃里不舒服,这是由于气温升高导致人体内阳气旺盛,人体阳气越旺,则阴气相对不足,此时若吃过多寒凉食物,就会损伤脾阳,导致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从而滋生湿气。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别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