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都有五行吗?
题主大概是看了那个“汉字五行”的梗了吧。。。 这个说法早就被证明是错的了,现在的教科书里早就没这门学问的位置了 ,不过知乎上好像还有这种问题(顺便我的答案也被知乎日报推送了……) 关于汉字的五行一说最早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他在阐述文字构造的原则时说: “象其声形之声字,从某声某某之形,或阴柔、或阳刚;五方之人,言语不同,重迭无别,及制字者别之象也。”大意是说: 根据声音划分字形,再根据形体划分字音,从而分出的五种声调,分别对应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和中央的人发音的差异,并由此造出区别读音的字形。(注:汉代的五方之说与现在不完全一样,东方不是指冀鲁豫三省,而是包括辽东半岛以南的广大地区。) 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所以被后世奉为经典,但问题是它完全忽视了汉字的形变规律。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词一字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单个的字往往具有多义性,或者说是能代表多个词语的形音义的统一体。比如“自”,可以解释为“我自己”,也可以是“开始”“骄傲”等字的意思的根源;又如“明”,可以是日月之明的“明”,也可以是指眼目清楚,光明的“明”;再如“问”,有询问的意思也有疑惑不解的意思;等等。这样的一个字就有无数组对应的词义。
如果考虑方言的因素,同一字在不同方言区发音可能完全不同,这样同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就可能变成无数个形音义的统一体。古人既没有现代语音学设备,对语言的变化也没有系统的研究,自然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对每个字进行详细的拼音标注,然后进行量化分析。他们只能凭感觉去判断字的属性和组合方式,这样的“五行”怎么可能会准确呢? 其实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对汉字属性也没有非常清晰的界定方法。比如“月”字,按说应该属阴,可是它的右边部分“月”作偏旁时通常作阳;再比如“木”字,按说应该属阴,可它的左边部分“木”作偏旁时常作阳。难道这是阴阳颠倒了吗?显然不会,我们只能说这些字阴阳失配了。
当然有人会举出反例,比如“森”和“林”,这两个字一属阳一属阴,这不很完美吗?然而这其实是两个字不同的构形方式导致的,“森”由“木”+“森”构成,而“林”由“木”+“辛”构成,“辛”属阴,这样不就完美搭配了吗?可见字义对汉字的构形影响并不大。 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汉字的形音义结合的属性呢?这是因为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发音的文字(注意:这里的发音指的是古音,而非现代普通话或者某个方言的发音),只有保持形音义的结合才能最好地保存汉语的发音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