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字的五行几画?
五行为金,笔画数12 繁体字:竽(竹简) 拼音:yú 部首:竹部外笔画:5总笔画:12 五笔86&98:TQOY 仓颉:HBIW 郑码:MZAY 笔顺编号:314314122511 四角号码:80767 Unicode:CJK统一汉字U+7BDA
基本字义
1. 古代乐器,形似笙而较大:~吹(chuī)。 2. 古代的一种管形乐器,有三十六孔。亦称“排箫”、“箫笛”等。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竹,竽声。本义:古代的吹奏乐器) 2. 同本义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王弼注:竽,长四尺、十六节者。 《唐六典·礼器署》:“笙、竽、簧、箫之属皆备。”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虚字三部》:“竽,古谓之排,后世谓之大萧。二管者曰小萧。” 3. 又如:竽瑟(泛指各种乐器);竽磬(各种乐器);竽簧(乐器中管类的统称);竽籁(竽和箫的总称)
〈动〉 1. 吹[blow] 鼓竽吹匏。——《礼记·郊特牲》 2. 用竹吹制的乐器。后作“竽” [make a musical instrument of bamboo] 秦越人持筒吹竽。——《列子·汤问》 3. 又如:竽笛(用竹管制成的乐器。即笛);竽筑(以竹管击打而成的民间乐曲,用于祭祀);竽瑟(演奏器乐时,通常先奏竽而后吹笙,所以在许多乐器中,竽的位置在最前面。后因以“竽瑟”喻指乐器的首领)
常见词组
1. 筚篥 bì lì [a Chinese transverse flute with 16-17 finger holes and used in ancient times to accompany singing or poetry recitation] 古管乐器名。亦称“筚篥”、“碧篥”、“贝篥”。
2. 筚相 bì xiàng [a small wind instrument made from bamboo pipes and played with bellows in eastern Asia] 中国东南地区常用一种粗短的管乐器,由一根竹子做成,有两个吹口,无指按孔。亦称“筚哨”、“哔哨”、“横笛”。
3. 筚音 bì yīn [music for an ancient stringed instrument resembling the modern zither] 用管乐器演奏的古音乐,这里指用筚篥奏出的曲子。
4.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礼记·檀弓下》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礼记·檀弓下》 【解释】 不啻:不但,不仅。微芒:微小的光芒。造:增加。炬:火焰。阳:通“烊”,融化。意思是:这不像是微弱的火花,却能照亮整个原野。比喻事物的微小与巨大。 引申阅读 发轫(rèn):起步,开始行驶。 启碇(dì):起锚,开船。 鸣鞭:敲锣打鼓,给马或车驾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