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算命准吗?

云诗妍云诗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 cargoguide.com 早在春秋时期,人民在观察自然界时发现,许多事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可概括为五种运动形态,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

五行在天为五气,即构成宇宙及万物最根本、最实际的概念及元素。五行在地为五方,即北、东、南、西、中五方,因宇宙及万物皆有居所。五行在人为五脏,意指气与形的沟通媒介,也指五行是人之全息子系统。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释义,并以“生克制化”规律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传统科学及文化中的许多部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人生是命中注定。然而这种人生中的“命”从哪来回哪去,人们则说得比较笼统,而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对人生中的“命”做了比较详尽和比较具体的规定。

“命”,人所受于天而不能自主者,从人的生理上说,如五脏六腑、身体形貌,都是“命”,即孟子所说“受之于天”;从人的社会关系上说,如父母兄弟、邦国乡里,都是“命”,即孟子所说“得于其人者”。所以“命”是一种综合性的既定事实,包括生理的也包括社会的。这既定的事实,是人力所不能自主者,是人力所不能改变者。

但“命”也不是决定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一个人能否“学而时习之”,能否“择善而固执之”,能不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能不能“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都涉及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问题,即“好”、“乐”和“固执”的问题,这里就有自主性。孟子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一个人能“不立于岩墙之下”,这就涉及道德情感和意志。

总之,孔子和孟子,一方面,认为一个人受命于天,不能自主,从社会政治关系上说,是“正命”;另一方面又肯定行义之“志”,行仁义则顺于性命之理,行不义则逆于性命之理。因此,“畏天命”、“知命”,不是唯心主义的命运论,而是正道论。

五行算命在中国的传统中有着很深的根由,其“命”的来源是宇宙的本源,即宇宙本源和人生命之“命”同源,宇宙本有其理,生命也不能违背这个理,从这个理上说,“命”是固定的。如人在人道中而有仁义,就本乎天(宇宙本有),法乎地(宇宙本有);人必须在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各守其道,这也是本乎天,法乎地。即人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一切都源于天地,源于宇宙本有之理,即归之于“命”。

但是“命”也不是决定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仍可自主,比如孔子说:“道义所取,贫贱是处。”一个人可以选择贫贱,即孔子所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就是行仁义,不取“不义”,这是人的自主选择。

从人受之于天的五脏六腑、身体形貌来说,即“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以俟命”;从人得之于人(父母兄弟、邦国乡里)的关系来说,即“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的正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