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辅导小学生?
小学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各种学习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并且引导孩子去主动学习。 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不像成人那样专注一刻钟以上,而是很短暂。所以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周围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同时,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一会儿给孩子倒杯水,一会儿又提醒孩子要睡觉了。这样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要为孩子的学习建立合理的规则。比如写作业时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作业写完才能玩等等。制定合适的规矩有利于孩子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最后,还要教会孩子高效的方法。比如如何记笔记、如何做错题集等。这些方法都能培养孩子高效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都很强,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做作业慢、成绩差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或打。这样的做法很不可取。 首先,要学会冷静处理问题。遇到事情不要急于去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免因情绪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其次,遇事要多找主观原因。想想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别人。这样做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最后,要学会积极看待问题。多看看问题的正面影响,少看负面信息。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孩子树立信心,从而更容易成功。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去面对问题,你也在无形中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慌乱,要寻找解决方法。这就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