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什么天气预报?
我们内地的气象卫星测量的温度是地表1.5米处的温度,而内蒙古大部分是草原沙漠,这种地面气温的测量并不准确。 更糟糕的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国家并没有掌握同化气象观测的数据进行长期预测的能力(也就是将气象观测数据与大气环流模式进行耦合,来计算未来天气的趋势),所以90年之前的气象预测都是基于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的,而无法考虑大气环流的情况。这样的预测方法对于温标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对于降水量等则误差很大。
到了90年代之后,我国才拥有了气象数值预报的能力。但是最初的几十年,由于基础理论不足、数据收集能力低下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限制,国内在数值预报方面进展并不大。直到20世纪中后叶发展了“混合相”模式(大气环流模式加上积云对流模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才逐渐被国外学术界所承认和接受(张德二,许健民,1986;陈益材,李耀宗,1994;陈联寿等,1993;林学铭等,1996;刘培贵等,2008)。
不过,发展混合相模式也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模式的不稳定性。当模式进行了一定步数之后,如果初始条件稍有偏差,就有可能使模式陷入“混沌”状态而不能自拔,从而无法获得最终的结果。20世纪后期,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对模式进行简化和裁剪以解决不稳定的问题(邓正曾,黄荣辉,1997;周晓芬等,2002;丁一汇等,2003)。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拥有了全球范围内最为先进的大气环流模式之一。不过,因为初值条件的选取以及模式本身的限制,对于内蒙古地区这样的地理场景依然难以做到准确定度预测。 综上,现在国内能够比较准确预测5天以后的天气变化,但是对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仍然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