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政什么意思?
《说文》曰,“政,正也”。金文中“政”字作,像两个人正面而立(参见《说文解字注》)。可见,其本义就是公正、正直的意思。 引申为治、治理之意。如《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又如《孟子·梁惠王上》:“行仁政而王。”“政”字的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政治、政务、执政。 引申指纪律、法度。因为规矩一定要“正”才能成立,所以有了“政”字。如《左传•宣公二年》:“公使修文德,未报;请攻之,许之。”这里“文德”是君主的德行,“攻之”即讨伐违反“文德”的诸侯,可见用法治代替人治的必要性。再如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共主”,这里的“礼”和现在的礼貌没什么关系,而是指当时各诸侯国必须共同遵守的礼仪制度。
还引申出“政令”、“政事”等意。 由“政”字的本义“正义”“公正”引申出来的“政法”含义,直到现在还在沿用。
政,有施为、动作之义。言以木火土金水之五者,递相承袭,更相发动,化生万物,其气不穷,变化甚神,譬如王者有政刑理化,施设周备,有国无疆,故名五行。谓东方为木,其政为敷和;南方为火,其政为煦;中央为土,其政为平,其化为敦阜;西方为金,其政为严肃;北方为水,其政为静藏。政之为用,化育万物。天之大政、王之大政莫不由此。
所谓木,其政为敷和者,以木属仁,物生春时,王化敷布,德气和畅,以滋蕃之也。所谓火,其政为明察者,火属礼,物生夏时,王化以精明审察,以蕃长之也。所谓土,其政为安静者,以土属信,物生夏秋之间,王化以安静,使其蕃秀不失时也。所谓金,其政为严断者,以金属义,物生秋时,王化以严肃断制,使杀伐以顺时也。所谓水,其政为冰冷者,以水属智,物生冬天,王化以冰冷严凝,使物咸终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