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出牌了吗?
出牌了,而且是张好牌!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下行压力极大、疫情还在蔓延,而国际社会的动荡导致外资持续流出,海外需求疲弱。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扩大内需成为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由于前两年去产能去库存,宏观杠杆率上升过快,政府财力紧张;另一方面,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上升到高位,消费信贷也受到央行监管,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不大。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就在基建投资身上。
然而,在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基建投资的扩张空间极为有限。财政赤字率不可能无限制的高涨,2014年赤字率飙升至3%之后,虽然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但2015年不得不将赤字率回落到2.18%(GDP的比重则维持在3.1%);今年情况类似,尽管财政收入下滑明显,但赤字率仍然不会高于去年。
央行最近两次降准均为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共6700亿元。这些措施都为基建投资扩张提供了动力。 那么,谁是这波基建投资的受益者呢?我们梳理了下媒体报道,发现一个名字频繁出现——郭广昌。
据澎湃新闻报道,由复星集团牵头组建的民营联合舰队近日与山西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约539亿元人民币建设吕梁铝基新材料产业项目,其中包括两个年产5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除了这次签约的项目之外,还有多个由郭广昌牵头的投资项目正在落地或者即将落地。 比如,由复星国际和江苏南通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全球最大汽车级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在上海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60亿元。 还有消息显示,复星国际正在与山东威海合作打造海洋产业基地。
作为上海本土成长起来的民企掌门人,郭广昌这一波可以说是吃下了大量基建投资的红利。 但问题是,这么多项目落地,资金来源究竟是怎么安排的?我们注意到,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健全金融支持与服务保障机制。与此同时,为应对可能的外资撤离,保证国内资产的安全,国家外管局又提出了优化外汇管理的措施。 在这两份文件的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郭广昌等民企手中的外汇会得到及时补充,实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对于优质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贷款可能会放宽额度,降低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作为主要载体的民间投资将会迅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