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农历几号立舂?

山见金山见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4日至5日交节。立春标志着万物更生、新一轮生机来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气。 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在春光明媚中,我们迎来新的一年!

立春习俗 迎春:“鞭打春牛”祈福 立春之日迎春,意在鼓励农耕。唐代诗人元稹曾在《咏廿四气诗·立春》里写到: “春归大地万物苏,爆竹声中辞旧岁。” 在一些地区,立春时还有"鞭打春牛"的习俗。用草绘成九色之牛,由人扮演“春官”,并手持春牛鞭,边走边吆喝,告知春之消息。随后,大家一拥而上抢“春”,寓意迎接新年五谷丰登。 咬春:吃春饼、生菜 旧时,北京人在立春这天讲究着锦衣华服,吃春饼、生菜等,名曰“咬春”。 民间谚语云:“大寒立春,天气冷滞;二候草木萌,三候水獭祭。”意思是说,此时正值冬春之交,天气冷滞,草木尚未萌芽,水獭却先开始捕鱼了。 除了吃春饼外,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会吃生菜。南方地区的生菜,只有叶子,没有根茎;北方地区的生菜则带有绿色藤蔓。人们食用生菜,意为“生财”之意。 踏春:与春天来一场约会 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们欣喜地发现在寒冷沉寂之后,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明代文学家吕坤在《立春偶成》中写道: “游蜂戏蝶千般语,绿水红桃一夜新。” 此时的景色是多么诱人,让人不忍辜负这大好春光。因此也有“过年如过关”的说法,让人们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抽身出来,去拥抱大自然,享受春天的美好。 古时,人们除了“踏青”(郊游)之外,还有“探春”“寻春”等活动。文人墨客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或登山临水,或吟诗作对,或放纸鸢、拔河……好不快意! 立春养生 顺应自然,心平气和 立春之后,自然界阳气渐盛,阴消阳长。养生保健也要顺应这种规律。《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说,人们在养生保健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千金要方》亦主张:“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在立春过后,人们应当减少酸味食物摄入,增加甜味食物的摄入,以此来保护脾胃,为一年的饮食打下良好基础。 精神调养也很重要。宋代医学家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指出:“春日暴怒肝气横逆,轻则伤脾,重则伤命。”在春季养生还应注重精神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平常心。

调节七情,劳逸适度 七情的调摄对于健康十分重要。在春季,人们更应该注意调控情绪。《黄帝内经》指出:“喜伤心,悲忧惊恚害五脏。”意思就是过分喜悦或者悲伤,都会伤害人的心肝脾肺肾。 除情绪调摄以外,劳逸结合也非常重要。在早春时节,人们依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适量运动,强身健体 《黄帝内经》里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意思是,聪明睿智的人养生,必须顺应四季变化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调节情绪保持平和,节欲戒淫,多做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这样才能使邪气不生,延年益寿。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吸入氧气量增多,二氧化碳排出也会增加。因而,人们应在春季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代谢机能,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现在正是疫情特殊时期,建议大家尽量少出门,必要外出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