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投资违法吗?
这个要看具体案情,有些情况是违法的,有些情况是不违法的,还有的情况虽然不合法但具有合理性。 以集资诈骗罪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使用欺骗方法非法集资,诈骗他人钱财的行为,并且达到法定的定罪量刑标准的,就可能构成该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使用了欺骗手段,并且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就一定构成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目的。二是行为人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三是这种行为是否具备非法集资的特征。
所谓“非法集资”,就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有虚假的事实;另一方面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形,才能说明行为人是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进而认定其行为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否则,就不能认定为集资诈骗罪。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快速腾飞往往会采用借款的形式筹集资金。如果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财务出现危机导致无法归还借款,这种由于正常的市场风险造成的债务违约不应该定性为集资诈骗罪。
当然,债权人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自己的债权,当人民法院判决债务人(公司)偿还债务时,如果债务人(公司)仍然拒不还款,则有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