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为什么五行不属木?

裘婧裘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字源上看,“豆”字的本义与五谷有关。《说文解字》卷四十九豆部: “豆,菽也。”“菽”即“五谷”之一。段玉裁注曰:“菽、稻、黍、稷、麦、菽六者,古人谓之‘百谷’;其五种可食者,古称‘五穀’或‘五菽’。”(见图1)可见,“豆”的本义是指豆子,即豆科植物的种子。而“木”字的本义是指树木。《说文解字》卷七木部:“木,树也。”可见,“木”与“豆”——种子和树木——不是同一个概念范围。因此“豆”不属于“木”。

但人们日常使用的文字,都是形声字,字形是由表音的符号(偏旁)和表示意义的字符组合而成的。比如上面的“豆”字,上部是“禾”,下部是“火”,“木”字也是这样的构造。上古读音相近的字往往偏旁相同或者相似,所以这样的形声字常常会有假借现象发生。所谓假借就是借用一个字作为另一个字的偏旁,来表示另外一个意义。因为字形相近,所以很难分辨究竟本意何在。

如“豆”的本义是“大豆”,因形似“木”,所以常借做“木”用。如“草木”中的“草”本来指“小草”(参见我的专栏文章《里的“艸”为什么代表“草”——兼论古文字的“六书”),但是后来就用“豆”来表示了(比如“豆豉”、“豆蔻");又因为“小豆”之“小”和“细”谐音,所以又用“豆”代“细”(“细微”的“微”、“卑微”的“卑”)。这种用字上的混乱在古代是习以为常的事,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才有人提出纠正。

隆梓可隆梓可优质答主

从字形上分析,“豆”字表示“作为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它的象形文字像是一种有腿的器皿。“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形成和命名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五行是指五种元素或者说五种能量,因此,以它们的典型代表来命名。

“木”代指植物,不能以具体的某一种植物名称,如柳、桑、桃、李等命名;也不能以一种器皿命名。另外,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认为世界上的万种之物都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所生成的。因此,“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的“命名”必须有很强大的“包容性”。 “木”字就符合这个特征,人们只要一看这个字就会联想到一切植物。

“豆”字却没有这个特征,人们对“豆”字的联想只有“一种像小桌子那样的器皿”。“豆”字不能代表植物这整个范畴,所以,不能归入到“木”字(即植物)五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