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的五行属什么?

臧秀华臧秀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这个说法其实来自于《黄帝内经》,原文是:中央脾土、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后来有个别理学家把这个理论套用在自然界上面,就演变出了“天有五行,一阴一阳,合于五而变化无穷”的理论。 实际上呢,中医里的“五行”和阴阳一样,是一种用于分类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真实的物质或者能量存在;而且它所反映的是工具使用者的认知,而不是自然界的真实运行状态。

在现代科学体系下,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分子等基本单元组成的,也可以把原子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又各由夸克-胶子的彩色胶束组成……但如果有人以此为基础,试图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自然的规律,那就真是有点贻笑大方了。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么解释的话,似乎也显得过于枯燥。于是古人就发挥了一个聪明之处——既然五行是被用来描述事物的五种状态(而不是真实的五种元素),那么我就用一个事物来代表它好了啊!这样五行就成了具有具体意义的事物了: 木---—代表生长、升发、舒畅的东西 金—代表收藏、闭塞、僵硬的东西 水火-代表蒸腾、滋润、兴奋的东西 土-代表承载、包容、静而不动的东西 木火金水土,构成世界上所有的物种,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所以你看,中医里面讲五脏,不是讲心肝脾胃肾吗?为什么没有血液?西医里讲生理功能,有血液循环吧?怎么到了中医这里就没了?这不是为了突出中医的神秘感,而是因为,在中医看来,人体的结构是按照五行来分配的,心属火,肺属金,肝肾属木,脾胃属土。身体里有五行,五脏里有五脏,上下左右前后,每一个部位都分属五行。

所以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记住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五体、五志等等的相生相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上运用张仲景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脾脏,后治肝脏”、朱丹溪所说的“凡脾有病,不可专劳脾土,当助运化,若纯补脾土,邪气反增”以及李东垣所说的“内伤脾胃,百病滋生”。

毋琛珠毋琛珠优质答主

五行,哲学名词,中国古代哲学家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和五类元素,并认为这五者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者相生的顺序为:木、火、土、金、水,相克的顺序为:水、火、木、土、金。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始源及其相互关系。软件行业五行主水。

五行说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至战国时期《尚书·洪范篇》乃有比较正式的说法。《尚书·洪范》的“洪范九畴(洪范九类)”,其第三类为五行畴,其中提出水、火、金、木、土五种物质是宇宙间最本源的物质,万物皆由其生成。具体相生相克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后世儒家学者,多以此为说而加以发挥。

但亦有《吕氏春秋》、《韩非子》一类法家学说,对此提出不同见解。《吕氏春秋··应同》说:“物之生各过(读为‘数’)其盛,天子弗能覆也,万物弗能复也,天不能复,归(馈)于无始;此五行所不和,万物所生,阴阳所行也。”又《韩非子·显学篇》说:“故举物而暗,多言而辩,命之曰圣。是以儒、墨不相能也,辞言多不相受也。今之儒、墨、杂,农之家,孔氏、商鞅、申子、韩子之学,典而相(向背),家人甚众,世不乱亡奈何哉?处胜,故五者不免于乱。今逐非儒墨之道,而以孔氏申子,则是趋末弃本,击下持上也。”(这里所指出的儒、墨、杂、家及诸子之学,其共同之点在于“趋末弃本,击下持上”,认为此数家皆不能把握本原)诸子中对五行学说抱有不同态度者尚有老庄,庄子认为五者并非本原之物,乃造化之物。庄子的《天运篇》中曾借支离益问道问道于无为谓,而无为谓不答,支离益转道于狂屈,狂屈却答道了“天运”与“世事”,“天有六极五常”之说,庄子的《大宗师篇》曾有“天有六气,地有五行”的思想,即指五气乃造化之物,五行并非本原论,而是已化之物。此外,名家的惠施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