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字的五行属什么?

穆亚明穆亚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蔚”(wèi)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意思差别较大。 读作wèi时,意义较广,指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特指紫红色。如《礼记·月令》中有句“令民咸幽禁,百卉乃芫有衣”,意思是四月里要使百姓保持幽静,不许扰动百草的茂盛生长;又如王维的诗句“暮春三月梨花飞,十里青山照晚晖”描述的就是春天三月里梨花开满坡的盛景。此时,这个“蔚”字读作wèi。

另有《礼记·曲礼上》中有一说法是“五十曰艾,艾享祀,祈福老”中的“艾”读作ài,是年老的意思。但现代学者多认为这句话里的“艾”同“尉”,是“尉”的本字,是“慰安”的意思,读作wèi。此处的字义与“蔚”字的本义已相去甚远。

读作yù时,是指鸟羽飞扬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雨势猛。唐杜甫的《春雨》诗中有一句“雨中百草秋烂死,池上碧波春水凉”,正是描写了秋雨绵绵的景象——雨下的草丛都枯萎了,只有池水上一片绿波荡漾。这里的“碧”字与“波”字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个清澈明净的水塘景象。

寿秀英寿秀英优质答主

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被称为五材,是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变化。五行学说在阐述世间万物性质特徵及变化规律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为基础;在说明复杂的事物或事理模型时,一般按照“五行”所分的五类事物或现象推衍,以五者之间的相生相克顺序阐释其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五行制化的理念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影响极其广泛而深刻。五音配五方之说,始于墨子。五行,相生相克,在古代的历法中,以一年平分为五,每三个月为一时,一时为一季,四季分别为木、火、土(中央)、金、水五行。一季中的三个月,第一个月为孟,第二个月为仲,第三个月为季。孟、仲、季,配三位,分别是伯(孟)、仲、叔(季)。所以有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等等的称呼。五行配五方,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又配四季之春、夏、长夏、秋、冬。四季、五方,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蔚,行书,五行属木,表示草木茂盛,引申为盛多的含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