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这个提法可能不太准确,因为五行学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而翡翠是在明清年间传入我国西方印度地区,在乾隆年间传入宫廷。 不过,我们可以从“五德”中找出和玉、翡翠相近的属性来作为参考。 “五德”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比德于玉焉”,说的是儒家的君子应当具有五种美德——仁、知(智)、礼、勇、絜(洁)。其中“仁”和“絜”比较好理解,跟玉一样,这里主要说说“智”“礼”和“勇”。
“智”代表的是一种认识世界、对待知识的态度。人之所以异于物,就在于人有智慧,懂得思考。而这种智慧又主要体现在对于知识的获取上,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智慧。因此“智”可以理解为知识和认知。
“礼”就不太好理解,其实这里的“礼”指的是一种礼仪,一种规范,这种规范让人有尊严地生活着。而人之所以能拥有尊严,是因为人是有自我的觉醒意识,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有底线和边界的,是不逾越的;如果逾界了,就会受到谴责。
“勇”指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种正义和光明正大的勇气。这样的勇气来源于智慧的积累。没有智慧的勇气是蛮干,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勇”里包含了智慧和原则/底线。 而我们看玉或翡翠,其实也是类似。比如一块料子,它可能值几百块钱,也可能是几千或者几万块钱,可能只是因为雕刻师的刀法更精湛一些,使得它的价值提高了许多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就是因为这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智慧。
除了智慧和技艺,玉的质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是说玉只有经过雕琢才能使用。这就类似于我们人的灵性,只有在后天的学习和修行中,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没有学习,人的才智就犹如石头一般,永远埋没在地底下。同样,一块玉如果不经雕琢,那和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玉是具有灵性和智慧的。
至于“礼”和“勇”我暂时找不到很合适的例子,如果有朋友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