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字五行是什么?
这个“黄”,五行的属性是土还是火啊? 其实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在现代的《易经》书籍当中,一般都不会提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古代典籍中找一找答案来探究一下。 比如,我们来看下《礼记·曲礼上》里的内容: “凡君所命臣为之,君言曰‘赐汝爵’,吾与女(同‘汝’)士大夫同也;君言曰‘予汝爵’,尔出爵勿辞。” 这段话说的是“君王”和下属说话的方式,其中提到了两个词组——
“赐汝爵”、“予汝爵”——可见这里的“爵”指的是官爵之爵而非饮酒之爵。那么既然这里讲的是用词方式,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赐汝爵”和“予汝爵”两句话中的“赐”和“予”的含义如何。 我们先看第一个“赐”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说:“赐,与福也。从寸口又声。读若授马亦与之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赐”的字形结构是由一个手和一个又组合而成,这个“又”就是手的变形。所以“赐”本义为双手相授,也就是“给予、赐予”之意。 这个解释非常好玩,就是说在古代,把东西给别人叫作“赐”而不叫“给”!这是为什么呢?我分析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表示这个东西是你尊贵的身份的象征之一,所以别人不能随便要你的;二是表明这东西是别人从你手中得到了,而不是你主动给别人的,从而突出了被赐者的尊贵地位。
再看第二个“予”字的含义。 《说文解宇》中也说了:“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予,武也。象人臂支于膺去旄毛之象也。一日推予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予”字是一个表示两个人互相推让的手形的会意字。
由于这里的意思是互相推让,因此可以看出来,此处的“予”当动词讲,有给予、付予、给予……等意思。 但是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有点奇怪了——既然是相互推让,怎么还能体现出王权呢?其实这里是有深意的,古人往往喜欢用象征性的词汇来表达真正的意义。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虎虎生威”,并不是真指这个人长得像老虎一样,而是形容他很有阳刚之气。同样地,我们说别人“勇冠三军”也不是说他真的很勇敢,而是在夸赞他的领导能力很强。 在古汉语里,“予”和“与”是两个通假字,经常用来表达类似的内容。比如上面说到的“施予”和“恩赐”两个词语,都表示的是将东西给了别人,但它们表达的真正含义却是“给我”和“赏赐给我”! 所以“赐爵”、“予爵”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分别是:君王把自己封的爵位赏给你们这些属下大人和小人们。你们可都别客气呀! 好了,这下大家都知道“黄”字的真正五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