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五行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易经》里有答案,就是“同则不恒”,这个“同”指的不是相同的意思,而是同一,一个恒定的状态是变化的,只有变化才能恒定,所以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才是正确的,比如古人讲的天人合一并不是指天人一样的静止不变,而是天人在不断地交互感应,这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变动不居。
那什么叫做变动的呢,从物理方面来看,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这样一直下去,原子是最小的基本单位了,再往下分就不再是单位性质的概念了(微观粒子还有波粒二象性),从量子力学角度来看,世界是由一种叫“虚粒子”的存在组成,没有体积也没有质量,这种微粒不停地在虚空里湮灭再生着,也就是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不断变化的一和二组成的,所谓五行的土就是指这种变化,它把运动和静止协调起来,就像太极图里的黑点白圈一样,如果没有白的,就表示没有运动,那么也就没有黑的,反之亦然;而没有白点的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同样道理,如果完全没有圆圈,也没有纯粹的白色。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代表的是五种不同性质的气场,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土生金,因为金属质地柔软,必须埋藏在土里才会变得坚硬耐磨,而且土能生出金是因为金本身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只是比较稀有而已。再比如水克火,火焰的温度需要水的冷却来维持,没有了水,温度会急剧下降,最后熄灭。 所以五行是一个循环的运动体系,它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当一方过于强大时,另一方便会加强,以达到相对的平衡。例如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恐龙灭绝事件,就是因为当时地球上的气候由火行控制转变为水性主导,这导致大量动物被淹死或者不适应寒冷而死亡,只有少数能够适应低温环境和善于游泳的动物存活了下来,从而形成了人类这一新的物种。 如果将五行套用到人体上,会发现人的五脏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肾主骨,骨骼强健有力是由于肾气充足的原因;肺开窍于鼻,鼻子可以闻香辨味、辨别气流,这都是肺气的作用;肝藏血,肝在人体中的作用相当于自然界的风,它具有生发宣散的特性;心属火,心火旺盛可以使机体保持温暖,同时它还起到了交通阴阳的作用;脾属土,它可以滋养全身,并且还能运化津液和营养物,使之成为精微之气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去。 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体之所以会出现不适症状大多是由于五行失衡引起的,只有找到病源并加以调理才能让身体重新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