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十年结局如何?
1978年的美国电影《二老管家》(The Fog of War)有一副经典台词:“你可以杀死我,但你永远无法战胜我。你杀死了我,但你也将杀死你自己”。当时,这部电影是记录越战,老布什将其评为二战后影响力最大的十部电影之一。如今,我们同样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但看看今天美国,特朗普将“杀死”美国。此刻,想起这经典台词,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越战惨败后,美国社会极度分裂,反战情绪高歌猛进。学生将政府告上法庭,控诉其发动战争非法。美国各阶层包括黑人大喊:“我不要你的自由,我不要你的民主,我不要你的美国梦,我要我的生活”。罢工抗议四起,社会乱象丛生,这一切被电影记录下来,后来影响了几代人。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革命”:独立战争、内战和反对越南战争。每一场战争都很残酷,但最后的胜利者都依旧是美国。然而这一次,美国输得够彻底。越战不仅令美国伤亡惨重,而且令其经济受伤惨重,美元泡沫被戳破,道琼斯指数跌至6个月最低点,国民信心极度低落。
相比之下,中国却是一个奇迹。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加入世贸、“一带一路”……一路乘风破浪,不断实现超越。然而,40年是一个关口,再强大的国家也有脆弱的一面。中国同样有“九阴真经”,例如:庞大的官办体系、国企规模庞大却效率奇低、权力过度集中、社会阶层板结、人口红利缩减、财富逆向分配甚至泡沫化等等。
40年前,美国人均国民收入是6622美元,而中国只有378美元。尽管美国当时深陷越战泥潭,但其经济结构相对健康,后劲足,有强烈的调整意愿和能力。最终,美国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成功摆脱越战负面影响,而且继续领跑世界。而中国这一阶段社会矛盾不断累积,虽然依靠体制优势走过不少弯路,但也付出了极大成本。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一些微妙变化:一是经济增长出现缓慢趋势,二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三是经济结构调整遇阻。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出现新契机,“量化宽松”令美元进一步走弱,而美国经济也正由金融领域逐步转向实体。
步入2010年代,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显著变化,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城镇化发展陷入半截、内需不足、产业空心化、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美国这一阶段则不断出台“再工业化”计划、 “创新发展”战略,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金融工具不断推动全球产业布局调整。
回顾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两个“怪现象”。一是经济增长持续走高,2001-2010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翻番。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却没有同步提升,反呈下降趋势。
二是中国家庭财富总值居高不下。虽然,1998年中国房改以来,拉动中国家庭财富值持续走高,而今已达158.03万亿元。但是,这并没有提升国人满意指数。
一个崛起的大国需要强大的金融体系和有力的改革举措。如今,四十年大幕已开,我们是否已作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