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代表是什么生肖?
在十二生肖中,春天是虎、兔和蛇的季节。因为这三个季节对应的分别是寅月(阳历2月4日至3月5日)卯月(阴历三月)辰月(阳历四月) 首先从正月开始,立春之时,老虎出来散步,兔儿忙着吃草,蛇则躲起来不动声色。当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时,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开始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此时它已经相当饿了,因此非常暴躁,容易发怒,稍有不适就会进攻。但是兔子的动作很快,而且善于躲避,而蛇呢,则是趁着老虎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咬住它的后腿,慢慢吞噬。所以春季的月令口诀中就有“惊蛰虎啸兔出洞,清明蛇正肥”的说法。 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8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和小满。而属于农历四月的芒种节气,其实已临近夏季,所以此处的“春”指的是春季。
而在古文化中,除了阳历和阴历外还有阴阳合历,即现在的农历,其基础源于古代的干支纪元法,把每一个公历或农历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十五天为一个周期,用天干地支表示并记录每年的起始点。 这种干支纪元法是建立在阴阳合历的基础上的,其中每个季度被划分成三个节气,每一节气又分初、中、末。如立春为寅月之始,雨水为中气,惊蛰为末气等等。 古人根据对自然的观察将一年划分为五个部分,即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它们的中间过渡季节——孟、仲、季春、夏、秋、冬。并在生活中总结出一些与之相对应的规律。
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雷响,万物长”“夏至秋分,阴阳平衡”“秋风扫落叶,冬至白茫茫”等等。并且将它们编撰成歌谣,便于记忆和传达。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资料——《逸周书·时令解》。其中的“五时迎春”就是用“寅卯辰”代表春季,“巳午未”代表夏季,“申酉戌”代表秋季,“亥子丑”代表冬季,“寅卯辰”再代表春季。 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也正是以“立春、雨水、惊蛰……”开头,并以“小雪、大雪、冬至……”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