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有作用吗?
有用,但效果有限。 常见的喷雾剂成分包括激素、抗过敏药物、杀菌制剂和清凉止痒剂等。其中,激素是控制皮肤炎性反应的重要药品;抗过敏药可以预防或减轻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湿疹、荨麻疹等的症状;抗菌药物对由细菌引起的局部感染具有一定疗效;而清凉止痒剂多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痱子等引发的瘙痒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所对应的药物各不相同,因此并非所有药物都适用于每一种情况。例如,对于细菌性感染的化脓性疾病,使用消炎药是可以的,但对于过敏性皮肤病,使用抗生素就是错误的了,患者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向医生确认自己的用药需求。另外,部分喷雾剂仅针对某种疾病的某些症状起作用,如鼻炎喷雾剂只能抑制鼻塞、流涕,却不能根治疾病。
当然,即使是同一种药品,用于不同的患者时,其起效的速度和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能以一次性注射后的效果来评判该药对该类患者的整体疗效。如果使用药物后,1周内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则应及时就医。
目前,市场上的喷雾剂种类繁多,很多商家将其与护肤品一起售卖,让消费者误以为这类药剂可以日常使用。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喷雾剂都应视为「药品」对待,需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有些喷雾剂甚至还可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喷剂通过皮肤吸收,可避免首过效应(药物经过肠蠕动,被消化液破坏,造成有效成分降低)而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但该方法同样需要肝脏解毒、肾脏代谢,所以用药期间也应慎用其他药物,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