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水上什么动物?
子鼠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蕴育了生命,而老鼠是水生动物,所以它在十二生肖中第一个出现。 丑牛 “牛角挂书”的故事告诉我们,牛是用水的。且牛在农田里工作,离不了水。 寅虎 在古文献中,老虎常在水边出没,如“林间寒响响,夜久山鬼啸;涧底沉吟疾,池上飞腾早”(李白《梦入神乡》),其中“池上”的“池”字,就是水边的意思。又唐代卢肇《句》云:“竹密已妨山路,草深留得莲塘。”用“莲塘”指代夏季的水边。可见在水边活动是老虎的生活习性之一。
卯兔 “卯”字的甲骨文像兔子出洞的样子。而“洞”象形的也是水边的景象——水中月影,“卯”“洞”相通,正说明兔子喜欢在有水的地方生活。 辰龙 “云龙风清”、“龙蟠虎踞”,这些成语中的“龙”都带三点水,而且古代神话中的龙王居住的地方叫做“南海”,而“南”“海”都属于水边的地域。 巳蛇 传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地支中的“子”、“午”所代表,其余十人则分别以“姬”姓为首,并分别获得“好”、“吉”等美名。这四人就是:姬姓,好畤氏,音zhi(4声);姬姓,祁胡氏,音hu(2声);姬姓,褒姒氏,音si(4声);姬姓,姞屺氏,音qi(3声)。而“姬”字,就像一群大蛇围着“女”字,表明女性特征的“女”被群蛇所围,正是“姬”字的本义。而“祁胡”与“褒姒”皆是以“女”作偏旁的文字,其含义也说明这是两个女子。其中“褒姒”意为“褒地上长得漂亮的女子”,而“姒”字的金文字形,上面部分就是一个大大的“女”字形。再则,古人把木星称为“岁星”,而“岁”在汉字中常常表示一年或年龄的意思。由于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1年,因而每当岁星来到某一经度时,就标记一下,这样就能推算年份了。但这种推算方法有一定的误差,约差10天左右。人们为了更精确地计算时间,就利用木星的运动规律进行“追闰”和“加顺”,每四年增加一天,每十二年增加一个节气。这种“追闰”和“加顺”的方法,在古代叫做“四柱”或者“八字”。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而这个过程就用到了“蛇”的字形。因为,“四柱”的计算必须将年月日时排列组合,而每个时辰由两个小时组成,这两个小时又被分为四个“半小时”,每一小时又分出“五刻”,每一刻又有“五分”,这样就把一天分成了60份,一小时分成四分之一,正好与钟表的指针走一圈的时间相等。古人发现,每隔60秒钟,天上就会有一个不同的星星经过“黄道”,也就是经过人们所在的这一地区。他们就把60定义为“一秒”,并把这种长度定义为“一甲子”。而蛇在脱壳之后,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体内的肠骨,这个过程需要六个小时,也就是需要换两次甲。在八字命相中,蛇就有“两甲”和“六甲”之说。
午马 马在地支中属于“午”,它的谐音为五,而农历五月又是午月,因此有“小马”之称。因“午”字像马鬃之形,故“午”又特指“马尾巴”,这在诗词中常见如“黄尘古渡迷飞鹘,白浪平原失猛虎。溅血刺肤谁可辨,当时争拜小太岁”(元·王冕《陌上桑》),其中“白浪平原失猛虎”就是指战马失踪,而这“小太岁”指的是“午”,也就是马。
未羊 未即是羊,它和羊的联系最为紧密。 申猴 传说仙人“赤脚大仙”在巡视人间的时候,看见一只猴子正在偷食自己栽种的金黄色灵芝,于是便追问道:“你为何私自偷吃我的灵芝?”那只猴子见事情已经败露,便不假思索地答道:“你种的灵芝不好吃,我发现的才好吃!”于是,“好吃的”便成为“零食”的代名词。而“赤脚”的本义就是“光着脚丫”,而“丫”就是伸向两个方向的小拐棍儿——“弓”的一半,这不正是“猴子”形象的象形吗。
酉鸡 古时的人如何确定年份呢?他们除了依靠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根据每个月的月亮盈亏情况来确定月份的大小,并将每月的第一天定为“朔”,最后一日定为“望”。而在“朔”和“望”之间,每一个满月的日子,都被命名为“上弦月”、“下弦月”或者“半月”。由于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轨道上运行,而木星和土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较远,不易观测。天文学家为了寻找它们,就将位于金牛座的毕宿三星和狮子座的轩辕十四连在一起,构成“拱极星座”——即“北冕座”。而“鸡”字的象形文字,正像一个拿武器在攻击“北冕座”的图形,这正是“冬至”时刻天空的景象。
戌狗 古人观察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定月份。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十二月冬至,斗柄指向南方,正月冬至,斗柄指向西方,二月冬至,斗柄再次指向东方,这时候,东方夜空出现的“角宿”,就是“初昏”时的“黄昏”,即“夕月”。而古代传说的月中玉兔捣药用的“药杵”,其实就是“辰”。
亥猪 传说,有一年农历九月九那天,有人看见吕布同貂蝉一起乘坐着一辆没拉窗帘的车辆,在长安街上行驶。后来,此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被称为“九月九日看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