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没有香港?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 首先,从地理上来讲,“上海”和“香港”其实相距并不远,一南一北,距离大约200公里。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地的缘分可是说得上一言难尽。 从明朝中叶起,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开始逐渐崛起,而地处长江入海口的苏州成为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然而由于苏松太近,又都在江南右布政使司管辖之下,因此难免互相攀比,争强好胜。
到了明清之际,这种局面更是被放大了。苏州在文教方面与京师齐名,在民间信仰中与佛道二圣并尊,甚至在建筑方面也要建得比官衙高大,号称“天下第一州”,“东南第一州”。而邻近的杭州则自居“东南第一名郡”。相比之下,作为“江海之汇”、“南北咽喉”的上海就显得低调不少,只是靠着长江入海口的区位优势及商业潜力发展起来。
到康熙初年,苏州已经出现了“市井清平,闾阎(民居)华富”的繁华景象,而杭州也已经是“街衢宽整,商铺稠密”了。不过此时上海的面貌却并未有多大改观,“廛郭(市区)狭小”依然是一大特点。
为此,康熙皇帝特意下旨让松江知府潘允端负责开辟上海县城,以承接苏州、杭州两地外溢的人口和经济活力。在潘允端看来,既然苏州、杭州都可以“拓其旧城之外,别立新城”那么上海也可以而且应当这样规划布局,于是他就依循着苏州、杭州的模式来规划新建的上海县城。至于选址嘛!那当然是最容易淤塞、最难治理的黄浦江边去了。
结果这座“依河筑堤,就水成街”的新城不但未如苏州、杭州般受到天子垂青,反而因为内涝严重而名声不佳,被民间称作“潘埭(贬)”。直到近代城市建设理念兴起之后,上海才渐渐摆脱这种尴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