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是属于五行属什么?
重庆(chongqing),简称渝或巴,别称山城、桥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和内陆国际贸易枢纽和通道。 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偏南,西南地区东部,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三峡大坝下游,与湖北、湖南交界,西南边与贵州相邻,东北边与陕西接壤,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205.41万人。[1] 其中主城区人口为2097.08万人,占重庆市人口的62%,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座特大城市。 重庆因重庆山地为丘壑、起伏连绵而又多石岩,故名“重庆”。
据史书记载,在重庆的西部和北部的大山中,有很多以“巴”命名的古代部落,而重庆的南部则以“楚”命名,说明在商周时期,重庆已经分为巴人和楚人两个部族。公元前316年,秦王政派兵灭蜀,又乘巴蜀混乱之际,命大将张仪、司马错率军经巴地,攻取成都,并在成都设立蜀郡,开始统治巴、蜀之地。为了巩固对蜀地的统治,秦国将大批移民迁至蜀地和汉中一带,这些移民大多是居住在川西平原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蜀民”。而巴人则被强行迁徙到秦岭以南地带,一部分甚至被迫进入云南生活;还有一部分巴人被纳入秦国的户籍制度中,成为了秦国的百姓;另外还有一些巴人加入了秦军的阵营,并随军东征。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国正式将巴国灭亡,并将巴郡划分为巴乡、廪丘乡和臣乡三个乡邑。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秦蜀郡太守李冰为主修了由江(嘉陵江)入岷江的人工航道——都江堰,从而将成都平原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并在此设郡治所于现在的成都市北。同时,由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又交通便利,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到了西汉末年,全国共有十三州,而巴郡所辖的地域就包括了今天的重庆全境及湖北省西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数十个郡县;当时的汉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改封宗室刘秀于此地担任刺史一职,并将此州改为益州,从此巴郡便改名为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入主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于次年改益州为巴郡。 西晋武帝泰始一年(265),废郡置州,以巴郡、犍为郡、广汉郡等十二郡合并设立了梁州,州治设在今巴中市平昌县;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重庆”之名。 西魏恭帝元年(554),巴州改属郢州管辖;大统十六年六月辛未(550年7月13日),西魏文帝宇文泰命令荆州牧赵贵改置巴州,以“巴东之东"作为巴州的建州地域。 大统十八年春正月壬申朔(552年2月12日),巴州州治所定在垫江县境(即今永川区青峰镇);同年二月甲辰日(552年3月21日),巴州正式建立并开始运转。 梁元帝承圣三年十一月丁巳(554年12月31日),巴州被西魏攻破,州治所在地沦落敌手达四年之久:直至大统十三年四月甲子(557年5月10日),东魏才攻下此地,恢复巴州建制,并将其归属至潼州管领之下。 至此,巴州共经历了20余年的风风雨雨:先是巴人起义后被北魏占领,后又归西魏所有,最后又被东魏占据。公元557年(武成元年)三月乙卯(6月1日),巴州改名楚州,仍隶属于潼州:其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巴、楚两国有同根同源的关系,二是巴州地处古楚国境内而得名。 在南北朝后期至隋初,楚州曾一度属于益州管理。 隋代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下设郡、县二级机构:开皇二年十二月癸酉(583年1月20日),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原楚州更名为渝州(一说因渝水而得名),同时将所属各县划归涪州。 开皇十一年闰十月戊午(591年11月13日),渝州再次更名巴州:当时隋朝正处内乱之中,北方突厥势力不断南下袭扰,南方俚僚民族纷纷起事反抗朝廷,因此巴州多次发生叛变之事:为了稳定当地局面,于是便将原来的巴州再改回了它的原名——渝州。 开皇十七年五月癸亥(597年6月3日),渝州下辖三县:涪陵县隶属巴州,垫江县归属于潼州所辖范围内,其余二县均为巴州领地范围;不久又将巴县划归涪州治理。
唐代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渝州属剑南道管辖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其间还出现过短暂性划属其他道的情况。唐朝政府对州县官员实行定期考核,以考绩决定升迁降免:如考绩成绩优秀者则会获得奖励,反之则要受到处罚。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建设。 贞观年间,渝州隶属山南西道:龙朔二年八月丙寅(662年9月22日),渝州再度更改名字:因为这里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登基前的封地之一而得名为“信州”;同年九月庚子日(663年10月8日),又将信州改名为忠州,以褒奖忠勇之士而取此名:此后数百年间,忠州都是渝州(即现今之重庆)的主体部分所在! 唐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战乱不断,不少民众纷纷背井离乡来重庆落户:当时他们大多选择居住在城郊地区,以便于耕田种地、发展生产;但也有一部分人来到了农村定居下来,并逐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