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西关在哪?

蓝梦妮蓝梦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的“西关”已经很少西化了,而是被泛指为整个广州市荔湾区。 作为老广,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上西关”、“下西关”,后来才知道有“西关”这一地名。 上西关,主要指的是今天荔湾区的中部,包括中山八路、陈家祠周边地区。这里在明清时期属于南海县,当时县城就在今中山八路附近。而“西关”这个名称的来由,是因为这里的民房都是向西开的门(与城门外民居朝东开形成对比)。

下西关,则是指今天的荔湾区的东部和北部,大致相当于光复中路以西、宝岛路以北的地区。这片区域曾经是个湖泊,叫流花湖(现在已填埋成了平地),其西侧有座小山,名叫流花岗(今称流花山公园)。因为流花湖在西边,所以这一片就被称为下西关了。

当然,这种分法是现代人的事,以前并没有明确的上下西关之分。至少在明代,这里的范围要更大一些。因为明代广州城比清代要小很多,东西南三面都有城墙,北面则只有一条内河(现北京西路至万福路一带)。据载,城内还有十景,分别是朱雀桥(人民路)、三元宫(三元里)、五仙观、大东门(中山三路南段)、海幢寺、洪庙(宝岛路)、华林寺、光孝寺、大佛殿(海珠广场南侧)、惠爱公园(越秀公园)。这些景色,有的在城区改造时遭到破坏,有的则在历史上逐渐湮灭。

魏育泽魏育泽优质答主

西关在珠江北岸,是古代海运的重要码头。唐宋以后,随着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迁,广州城不断扩展。明初,广州为了防御海盗,按洪武三年制,在原西城外增筑一道新城,史称“洪武新城”。清初平南王尚之信据广州反清时,拆毁“洪武新城”向外扩张。清代中叶,随着广州一口通商外贸高度发展,商贾云集,西城一带成为商业发达繁华之地,“西关”由此而得名。

近代以前,西关是平民、商人及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由于商人和手工作坊的不断增多,清末,西关商业区扩展至十三行一带和荔枝湾等处。这一带是著名的商贾“豪宅”区,有著名的“西关大屋”建筑群,即前后有多进,左右有厢房、天井的大户人家或富商家。西关由于商业繁盛,聚集了大批以经营刺绣、玉器、象牙、中药、餐饮等为业的手工艺人,因而手工艺品十分精美,饮食品种繁多,西关人的生活也显得十分安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