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靠什么赚钱?
中车在历史上是靠国家投资起家的,所以最初的国家控股是理所当然的。 但从2008年开始陆续上市了若干子公司,目前市值达5700亿元,如果算上未上市的各大集团(包括中车集团、南车集团),整体市值可能超过1万亿元。 这样规模的公司,要想完全靠国家投资养活可不容易——毕竟现在国家对铁路行业投资也很有限了。于是中车在盈利方面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两个:一是如何保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如何通过业务创新,提升盈利能力。
首先,作为交通工具,汽车和火车的基本属性会受到石油价格、宏观经济波动等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要想维持稳定的收入,就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订单。因此可以看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车在外销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先后收购了法国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设备部门、葡萄牙西斯科车辆有限公司等国外企业,扩大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又如与巴西中央铁路公司签署了总价值约为364.9亿元人民币的货物列车成套化合同,创下该国对外承包工程史上中外合作金额最大的项目。通过这种外销方式的积极尝试,确实有效缓解了营收上的压力。
当然,除了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也是关键。从历年财报来看,中车国内业务的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保持在八成以上,而且这一数字在2015年后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国内销量对于中车来说至关重要。 在国内市场中,城市交通领域是中车重点发力的方向。近年来中车陆续推出了基于无人驾驶概念的自动驾驶电动客车、“超级轻轨”等一系列新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称,仅广州地铁集团就购买了价值近200亿元的自动驾驶电动客车,用于将来在广州等城市投放运营。
另外,在中车集团2015年公布的《绿色智慧城轨交通技术创新应用规划》中,还有一项值得注意的技术升级——磁浮技术。按照规划,中车将在2020年前投入共计300亿元用于研发、产业化等途径推进这项技术,有望实现高速、高密、智能化的新一代城轨交通系统。如果这一技术能够顺利取得突破,意味着未来城市轨道的订单将会出现一个大幅的增长空间。